立冬时节怎么养生
今日又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之后更是寒风乍起的时节,正式进入了寒冬。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下面就请跟随经验小编一起学习立冬时节的御寒饮食、起居生活、防寒注意事项等,当然立冬少不了吃的,立冬时节,民间习俗讲究食补,北方还是传统的饺子,南方则讲究热补,喜欢鸡鸭鱼肉汤羹调养,小编还给大家分享了温润滋补姜母鸭、台湾传统麻油鸡和薄皮大馅的饺子做法哦!一起来学习吧!


立冬食补——南方热补
1、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2、温润滋补姜母鸭1、材料:鸭子1/2只(350g);姜几大块(300g);米酒1/2瓶(250ml);盐2茶匙(10g)2、姜洗净,切下两片细切成丝,剩下的一半切成片,其余磨成碎屑,用纱布挤出姜汁或用压蒜器压出姜汁备用。3、鸭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汆烫,捞出。4、锅中倒入1汤匙油烧热,放入姜片爆炒至香味逸出,加入鸭块一起煸炒,加盐,再加入米酒煮滚,熄火。5、盛在碗中移入蒸锅,加入姜汁,用大火蒸约2小时,最后撒上姜丝即可。




立冬后生活起居养生
1、精神养生宜平和: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中医认为,人在冬季,一是要能调控不良情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二是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也是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立冬御寒吃什么
1、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4、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