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冲刺四大误区要避免

2025-05-09 13:42:45

1、误区一:不切实际,模仿他人  向往届成绩好的学生讨教,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做法。这个方法看似不错,家长和学生都会认为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拿来借鉴,别人能成功自己也能成功。但是别人的经验并非与你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吻合,全盘接受,临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许会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应。面对各种繁复的信息,家长和学生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慌乱,不盲从,要认真分析研究,多方咨询,信任老师,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误区二:题海战术,补课不止  这是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三年级之初会产生的一种想法。面对升学在即,他们会积极地尝试改变自我,在意志上、在行动上寻求自我完善,他们认为只有“拼搏拼搏再拼搏,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获得好成绩。于是,在其中很多人的身上,大量耗时间、大量做题目、大量去补课的现象时常可见。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拼搏、努力不等于挑灯夜战,不停地做题。学习不仅要靠刻苦,更要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提升效率、循序渐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能只靠喊口号,而是首先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征求老师的意见,认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要注意避免事倍功半的学习方式。

3、误区三:分不够,钱来凑  在升学过程中,要面对自费择校的问题,“分不够,钱来凑”,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没钱给你自费上学,飧肇苡卫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但是,你还会看到一部分家长会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哪怕分不够我砸锅卖铁也愿意花钱给你上学”,甚至还听到家长会这样说,“没事,你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学校我们已经给你花钱找好了”。也许分数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是一部分家长这样的观念,带给孩子的有时不仅仅是对学业的松懈。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让孩子在人生的一次考验中失去了奋斗、拼搏的动力,让孩子过早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提醒家长们在孩子的初三时光中,一言一行皆要慎重,要传递积极情绪。多加强学习,多咨询老师,提升自身素养,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人生的重要一年。

4、误区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中考是选拔性的制度,能上高中或者说重点高中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对初一、初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在一些孩子身上,会出现与家长、老师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为,诸如对学习成绩无所谓、行为习惯逐渐散漫、破罐子破摔,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叛逆对立现象。要求越紧,反抗越强,失望也就越大。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家长、老师保持冷静,切忌一味地责怪埋怨,要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经常进行平等的交流,把握问题的所在,解除孩子的困惑,争取孩子的配合,加强科学的引导。家长要改变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孩子共同确定符合孩子实际能力和意愿的目标,并共同向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