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妈妈应该关注的五种心态
1、焦躁心 每个妈妈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态。孩子的成长回过头来看很快,妈妈的成就感来源于孩子的不停成长,妈妈的兴奋和好奇也来源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我们总在孩子成长未到来的某一个阶段焦急地想:怎么还不会爬,怎么还没长牙,怎么还不会说话,怎么还不会自己吃饭,……当孩子学会一项新本领的时候,我们总是焦急地期待孩子其它新本领的出现。 其实,这种心态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可以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妈妈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焦急,学会静静等待,怀揣一颗平和的心,慢慢等待孩子长大。
2、焦虑心 妈妈在长期与宝宝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螽啸镥释相互依赖的习惯。而一旦和宝宝分离,便会十分焦虑,心情不安。我们总说宝宝在与妈妈分开时候有焦虑症,其实溺钠螈约妈妈也是有焦虑症的。比如,妈妈产假结束要上班了,总会想宝宝饿了怎么办,哭了怎么办?妈妈不得已外出急事处理,开始焦虑宝宝晚上睡觉会不会找妈妈,看不到妈妈会不会不适应,没有妈妈在身边会不会发脾气?于是一个个电话往家里打,总是希望听听宝宝的随时情况。 妈妈的这种焦虑心有时候还可能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里,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多虑,太杞人忧天了,该放松些。不要恐惧孩子的哭声、跌倒、突然胃口不好、发高烧、耍横、情绪低落,这些是成长必需的一部分。
3、攀比心 育儿过程中,这种心态是很难真正避免的。这种攀比,不仅仅是在吃穿玩乐教育等方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方面。现如今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在各方面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寝忍灬娱穿好的,吃好的,玩好的无可厚非。孩子聪明、漂亮、头发长、皮肤白、眼睛大等等,但是切记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这样很伤人自尊。比如,我家孩子头发又长又黑,XX家的孩子稀稀疏疏就几根;我家孩子都会背儿歌了,XX家孩子还叫不清楚爸爸妈妈。 好孩子是夸出来,但不是“比”出来的。攀比心理也会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紧张心 孩子该入园了,怎么才能够让宝宝适应环境呢?于是有家长先将园里面的环境打听个遍,问了老师问入过园的家长,恨不得将所有的细节都先让孩子体会一次。宝宝学习吃饭,学习午睡,学习与小朋友一起玩,学会与老师提问,学会与同学交流等等。。紧张到自己恨自己不是园里的老师。 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孩子良好心态的建立,其实,家长大可放心孩子入园,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只有放手让孩子去面对陌生环境,孩子长大以后面对更大的困难才不会被打倒!
5、平静心 孩子入托后一切走上正轨啦,家长开始平静下来。于是与同学的家长一起交流时会交换一下大家的想法,意见。大家免不了相互夸一下。比如:你家孩子好聪明啊,老师一教就会了,我家???就有点表现不怎么好啦! 但谦虚过头了就不是好事了,如果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觉得怎么自己在家人面前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很可能形成自卑的性格,希望家长面对孩子时表现出平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