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太极拳越练越精神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对人体健康是有极大益处的,练习太极是一种时代潮流,但是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犯各种错误,我们应该不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仔细研究每个式子 间的关系,太极虽柔和,但毕竟是武术,应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今天让小编和你一起,看看哪些是练习太极时应注意的,以及各式太极拳的区别。
二.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丁步抱球.
2.猫步按球,弓步 分掌.
3.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重心后坐,分靠 列采.
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 搂膝拗步
1.旋胯摆掌,收脚举臂.
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 左揽雀尾
1.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转腰搭腕, 弓步前挤.
5.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6.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1.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转腰棚臂,弓步推 按.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虚步沉胯.
十三.右蹬脚
1.提膝穿掌,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蹬脚 分掌.
十四.双峰贯耳
1.转腰合胯,提膝托手.
2.落步后捋,弓 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身体后坐,垂肘分掌.
2.扣步转腰, 提膝合抱.
3.蹬脚分掌,身体中正.
十六.左下式独立
1.摆手收脚,勾手沉胯.
2.仆步穿掌,弓步勾挑.
3.左脚碾地,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式独立
1.落脚摆手,勾手沉胯.
2.仆步穿 掌,弓步勾挑.
2、穿透力:发力时专注一方,意想发力点触胸膛,力透脊梁,将敌手五脏六腑全部穿透击烂,如掩手红拳及各种肘法,凭借此种假想训练而出的发力,如在实战中将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推手时一定要注重武德,点到为止。
3、惊炸力:蓄劲时意想自身被钢筋水泥所封固,发力一瞬间将自身封固物全部崩飞,如裹鞭炮、顺鸾肘、披架子等。
4、刹车力:发力时如同汽车撞墙,快速有力,发力之后全身随即放松,犹如刹车。这种力在陈氏太极拳所有发力中都要求如此,发力之后全身随即放松既可作为蓄劲再连续发力,又能顺遂自如地承接下势而不产生断劲、丢劲或顶劲。
5、十字撑力(或称对拉力):如掩手肱拳,以腰为轴,右拳迅速向前抖发,裆扣膝合,而左肘必须有向后撑拉之力,不但使立身中正无偏,无前俯之病象,又可产生反弹顿措力。
6、冲击力:发力时犹如巨浪冲击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意将对方五脏击裂,如连珠炮。
7、合力:发力时周身相合、力点要稳、准、狠,特别要注意腰裆劲的配合,如搬拦捶,双拳向左横抖,以腰带动发力,而左腿须裆扣膝合,方可使周身一体,毫无松散之处。
以上陈氏太极拳发力假想虽分七点,但各点之间是相互融合、灵活运用的,尤须注意以腰来带动发力,而裆膝必须有扣与合之意,方可显陈氏太极松活自然,整体作业之特色。陈氏太极拳发力正是还结合了拳法中的动作和呼吸运气、动作快慢相间、即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还有等等的因素决定了陈氏太极拳拳法修炼的程度如何,有没达到功效。并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结语:练习太极是一种时代潮流,自古流传至今,以其悠久历史所蕴含至理,博大精深,包容之广,其中的奥妙实不可一言以概之。希望大家循序渐进,练好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