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期的必备知识
1、Q1、踮脚走路“我女儿刚会走路,但我们觉得她像在跳芭蕾,脚总是放不平。”很多宝宝都踮着脚尖,但这是暂时的。多数踮脚走路的宝宝到了第二年就能学会以脚跟先着地的方式走路了。如果宝宝学会走路后几个月一直踮脚走路,或者站立时脚不是平放在地板上,那么就需要看看医生了。

3、Q3、膝外翻(X型腿)“一年前,我女儿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她是O型腿;现在,她又突然开始X型腿了。这有什么问题吗?”宝宝正处于发育的正常阶段,第一年是膝内翻(O型腿),第二年是膝外翻(X型腿)。到了7~10岁这个阶段,宝宝的腿就会长得笔直笔直的了。在此之前,不用太担心,也没必要做什么。特制的鞋、矫正器和身体练习都没什么用,还可能对宝宝腿部发育有危害。如果只有一条腿有问题,或双腿弯曲度很大,或宝宝的身高远低于生长曲线图的标准,那要与医生或矫正专家商讨应对方法。

5、Q5、扁平足“我和妻子的足弓都很正常,但是我14个月大的儿子似乎是扁平足。我们很担心,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要担心。你的宝宝基本上会遗传你的脚形,不过要过几年才能显现出来。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宝宝扁平足很正常。宝宝扁平足,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骨头和关节,包括脚面的骨头和关节,在幼儿期早期都很柔软。第二,支持踝关节的肌群还没有完全发育,只有走很多路,才能使肌群绷紧起来,而宝宝走的路还不够多。宝宝全部的重量都施加在柔软的关节和松弛的肌肉上,向外压迫着它们,这样足弓就没有了。第三,婴儿的足弓处有脂肪垫,把宝宝的足弓曲线全包起来了。第四,多数宝宝刚开始走路的时候,脚趾会向外以增加平衡,这样额外的重量压在足弓上,甚至会让稍微有点升高的脚弓变平,这样就出现了扁平足。到了宝宝上学时,他就会有一对健康完美的足弓。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宝宝的足弓不那么健康(有10~20%的人一生都是扁平足),也不是严重的问题。其实扁平足也有优点,更不容易出现扭伤和应力性骨折。但是,如果宝宝的脚看起来很硬,不能弯曲,行动受到限制或总是感到脚步疼痛,走路有困难,那还是需要去咨询专业医生的。

6、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来说,光脚学步对孩子的足部发育是最好的,光脚走路更能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脚底神经的发育,锻炼宝宝的踝关节,养成良好的走路姿势。随着宝宝长大,“走路”动作的不断强化及练习,家长们担心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在鞋店里听到或看到什么“可以支持和训练足弓”的“机能鞋”,大可一笑而过。因为这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不利于宝宝足部发育。让孩子学好走路,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