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昌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
官方的叫法应为“天贶瘠彐伊竽节”,是在宋朝时由真宗赵恒拟定的,并在泰山的岱庙修建了“天贶殿”。当然这是宋朝在民间六月六一些习俗形成后定下的节日名称,最早人们还称“翻经节”,传说是因为唐朝唐僧取经回来,曾将经书落入水中,在这天晾晒,后来就演变了文人晒书、农人晒衣(皇帝称“晒龙衣”)、僧道晾经等习俗。
农历六月六,在民间有着“大闺女节”之称。计划今年结婚的小伙子要提着礼物去往丈母娘家要媳妇了,在民间这是种默认,只要在今天去了丈母娘家,这就算是提前告知,人家就知道是你今年想娶了。不光如此,随后就是托付媒人正式的探讨年底结婚事宜,包括择期、彩礼等具体细节了。
最早的其实应该是“大姑娘节”,民谚叫“六月六,接姑姑”,也就是出嫁后的姑娘回娘家,因为夏收夏种农忙时间已过,都开始农闲了,便把女儿接回家,这样也可以多住几天。
在安徽、河南黄淮河一带沿线一带,到了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都有吃炒面的习俗,这个炒面不是抄面条,而是“炒面粉”,早先讲究是很多的,因为这个时节正是新麦刚进仓,必须是新麦碾制的面粉,也是图个吉利。
据说这个习俗的来历是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汛期,加之黄河、淮河常常决口,家家户户都要出河工,参与到修堤筑坝的劳动中来。到了需要紧急出工的时候,劳力往往在河坝上一待久好些天,带去的干粮加上天气闷热就容易坏了,无法食用;有一位农民的妻子就想出了这个“炒面粉”,开水冲食的方法,就这样传开了,每年的六月六出河工便形成了习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9
阅读量:88
阅读量:41
阅读量:55
阅读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