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分心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少同学都为此而苦恼。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都会时间花了很多,但收效甚微。俄国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要想铰治分心,首先得弄清上课走神的原因。有关研究指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因为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老师所讲的知识未能进入你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第二,感觉动作能力的落后也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常见原因。比如,有的同学已经上了小学了,但仍然不会翻滚,不会接、抛球,不敢走平衡木,不会跳绳,不会辨别方向。这种动作功能的落后,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中提取游泳的感觉信息,许多感觉信息未能传达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第三,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如,学习环境不安静,外卖不时有汽车的喇叭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窗外行人谈笑声、脚步声、音响声……一切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外界事物都可以成为集中注意的干扰因素。第四,对所学的东西(和所做的事)不感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去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同学们也可能有这种体会。你认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否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呢?比如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和小说,是不是就能全神贯注?相反,若是对某种事物没有兴趣,当然就很难集中注意力。第五,自控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需要我们注意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都感兴趣的。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我们必须经过意志努力,才能对它集中注意。所谓“与分心作斗争”,实际上就是我自控制的能力。自控能力差,常常是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主要原因。第六,疲劳。过于疲劳也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之一。第七,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也时常会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情绪过于低落或过于兴奋时,即使要集中注意力去做些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是困难的。
弄清楚分心的原因以后,究竟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呢?
建议一:积极做好物质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是指上课前必须将上课用的材料、笔记本、基础训练、实验报告册、作业本及相关的文具准备好,以便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方便使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些同学缺乏这些准备,上课了才去翻书包,既耽误自己听课,又影响周围同学;由于事前未准备好笔或笔记本,意识到要做笔记时再去找,等找出来时,老师讲的内容已经讲完。知识的准备主要是指做好预习及老师要提问或通过其他方式要检查的内容。
建议二:积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学习的保障,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保持清醒、兴奋状态保证上课的效率。如果长期开夜车,上课昏昏沉沉,只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学习效果必定不好。上课时,除了保持大脑清醒兴奋之外,还要保持专注、轻松、愉悦、乐学的心切。有些同学课件进行大量活动或高谈阔论,上课时仍念念不忘刚才的活动或话题,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影响了课堂学习。因此,上课铃声一响就必须忘记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和活动,从而专注于课堂学习。上课时还必须心情轻松愉悦、乐于学习,科学研究表明,上课时怀着迫切的学习愿望、虚心的学习态度、愉快的学习情绪,就容易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有厌学、畏难心理,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学,其学习效果必定差。
建议三:课堂上多举手发言
有的同学上课时不积极举手,怕回答错了被同学嘲笑,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有错我们才需要学习,多数老师不会批评打错的同学,因此请同学们大胆发言。特别是学习中等或偏下的学生,长时间不敢发问,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问题闷在心中,长期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严重的知识缺陷。不敢提问题,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功课的重要原因。但是也不要乱发问。有的同学有问题不举手,在下边乱发问或者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这也是很不正确的。问问题必须举手,否则教室里乱哄哄的,影响学习效果。还有一个问题是,常常有很多人举手要求回答,老师要照顾到每个人是不可能的。对举手的人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请求回答;二是增加上课的责任感,增强注意力。即使没有机会回答,也不要紧,第二种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建议四: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注意力;抽屉和柜子最好上锁,以免随时翻动;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贴其他吸引注意力的东西;在家里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建议五: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
研究表明,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同学们可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再做较复杂的作业,还可以口头作业与书写作业相互交替着做。
建议六: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同学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熬夜,甚至在宿舍打电筒读书学到深夜;有的同学不能按时睡觉,在宿舍和同学闲聊等等。结果这些同学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建议七:带换效果法
首先,以其他事情来缓解精神。无法集中精神时,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借此来消除杂念、稳定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其次,学习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这样可以缓和心情、排除杂念,帮助你集中精神。最后,先做喜欢的事情并彻底做完,这样做讨厌的事情也容易集中精神。
建议八:心理因素法
首先,把没处理的杂事记在备忘录上,则心理上就会感到轻松。其次,暂时抛开人际关系可提高注意力。要想高效率的完成学习,必须有属于自己时间,而不要单纯只为别人而活着。再次,輧弃依赖,方能全力以赴。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时,总想着一定会有人来帮助,就不会尽力去完成,也就不会有高效率可言。
建议九:自我提示法
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词,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方,如文具盒、书桌、写字台、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建议十:自我记录法
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再本子上记录:数学课上想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发会发现自己乱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相信过不了多久本子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建议十一:自我奖赏法
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顶个时间表,即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学习计划,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你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建议十二:多动作协调法
在学习时,手、眼、口全部动起来,则易于抑制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使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建议十三:听觉集中训练法
在安静的环境下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答声,并要求自己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滴答……滴答……”。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建议十四:视觉想象训练
在安静的环境下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线旋转的螺旋线形,先坚持7天,然后减量,坚持2周(巩固)。
以上这些方法是参考国内许多专家的成果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对柏成家教网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而提高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