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妈妈有育儿焦虑症怎么办
1、“小女孩蛮调皮的,一直不停地和小朋友玩闹,有时候也追一下推一下的。”昨天傍晚,金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住在杭州余杭的陈女士,她也是当天整个事件的目击者。陈女士说,开始并没有关注到这个“踩人”的小女孩,后来是因为看到她在与其他孩子边追赶边大声笑才注意到,而且男孩母亲质问小女孩时,小女孩似乎不以为然,仍然时不时地推搡附近的其他小朋友。

3、焦虑年轻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杭州某幼儿园小班李老师说,对于一个只有四五岁小女孩的行为,似乎并不能过多指责,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真的可以直接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在边学边教中不断反思,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关于“小孩子”的视频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当下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那么,家长们的问题来了,孩子间发生小摩擦、小磕碰、小矛盾是无可避免的,当问题出现时,家长应该介入吗?应该怎样介入才更合理?李老师说,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慢慢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之道,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如果家长过度介入,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胆小,这对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发育伤害非常大,也会导致孩子学会推卸责任,或者是越来越不合群。

5、立法宁波准备为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未来职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金报记者从全国妇联的官方网站了解到,2016年全国妇联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国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教育孩子,也不懂得在何时介入是最佳时机。另据相关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表示“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仅有三成家长认真学习过有关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等知识,对于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了解较少。

7、还了解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中,就有“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在起草”的声音,拟设定“如果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应当强制对父母进行培训。如果父母严重失职,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就涉及到剥夺监护权的问题。”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