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高峰特产-长白山野人参的真伪鉴别

2025-06-29 04:02:45

1、 芦芦即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每年秋季地上部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其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也是鉴别参龄长短的膈套甘勰主要标志,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分为好多种情况,并非人们常说的一个芦碗一年的说法,但一般说来,芦长、芦碗多而紧密,总是不错的。 根据根茎形态,可将根茎分为下列几种。   (1) 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   (2) 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   (3) 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段。   (4) 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   (5) 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   (6) 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   (7) 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   (8) 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

2、艼(dǐng)不定根,即芦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芦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芦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

3、体山耩撞苏粪参主根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   (1) 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   (2) 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   (3) 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谓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   (4) 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   (5) 疙瘩参: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称之“疙瘩体”。

4、 纹在主体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条紧密连贯、排列有序、深陷细密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也可称为“肩纹”。生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 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   (1) 螺旋纹:横纹仅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为“螺旋纹”,为纯山参基本特征。   (2) 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山参,多显浮纹。   (3) 断纹: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

5、须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为“珍珠点”。

6、皮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   (1) 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   (2) 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   (3) 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   (4) 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