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育孩子心理健康的五大标准
世界上的孩子容貌千差万别,性格秉性也各不相同,身为父母,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应该把孩子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呢?每个父母心里都有对自己孩子的美好期望或者现实目标,当大人物,赚大钱,做大官,成明星……,或者只希望孩子平安,幸福,快乐等,但无论怎样的期翼,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要达到最起码的健康标准,那么有确切的标准吗?我们能不能把内心中那些模糊而不确定的规则明确化呢?下面关于父母培育孩子的五大心理健康标准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只有心理健康呢?我想,心理健康可以决定身体健康,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想要保持身体健康的心理想法时,TA才会采取切实的计划去行动。

2、二、真诚友善的对待自己和他人,内心敏锐,有趣,真诚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其次,无论孩子的性格与否,他们在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时候,能够真诚友善,内心敏锐但不会过于敏感,不管外向或内向,心里能保持开朗的心态,有趣但不冒失,富有同情心和爱心。中国目前的社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很多人的成长受到各种利诱的影响,心理上处于一个被冲击的阶段,从而对自己所持有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产生动摇,这样的因素由此导致了很多人内心起伏不定,性格暴戾,内心浮躁,稍有不顺就与人为恶,大家翻看一下新闻就能时时发现这样的例子。这也是我们父母让孩子拥有善良品质的现实依据。

4、四、找到方法来接纳新的和不同的东西,保留旧的有用的那个部分,丢弃没用的部分。社会在发展,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因偱守旧,固封自守排斥新东西,不懂得理解和接纳,就会被抛出社会前进的行列。孩子将来离开父母会接触到更多新鲜不懂,或者没有碰到遇到的情况,需要孩子们找到方法去接纳,包括离开象牙塔的学子们,学校和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很多人从书中获得大量知识的同时,却发现难于适应到社会上,这就要求孩子们保留旧的有用的东西,丢弃没用的东西,学着去面对新发生的情况,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而不是陷入郁闷和苦恼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