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2025-10-31 00:53:05

1、石膏

【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掌握)

【用法用量】生石膏入煎剂,15-60g,先煎。内服宜生用;煅石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患处。

(1)生用,清热泻火:

     1、清气分热(温热病的气分热症)常与知母相须配合应用。

     2、肺热咳喘:配伍麻黄治疗咳喘;清肺热,配合黄芩等

     3、清胃热:可以治疗胃火牙痛(治疗实证)

(2) 除烦止渴

(3) 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与知母不同)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2、知母 

【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掌握)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证;在外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在内上治肺热咳嗽,中治胃热消渴,下治阴虚骨蒸       滋阴润燥:用于阴虚消渴,骨蒸潮热。上养肺阴,中益胃阴,下滋肾阴。

(1)清热泻火:

1、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症;

2、用于肺热咳嗽;

3、用于胃热引起的头痛,牙痛

(2)滋阴润燥:(与石膏相比,多了这个功效。)滋阴不但作用于肾,而且作用于肺胃。滋阴降火退虚热(骨蒸潮热)作用在肾。作用在肺胃(治疗虚证)(生津止咳)能泻肺火、滋肺阴,泻胃火、滋胃阴,泻肾火、滋肾阴,可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便溏腹泻的不能用)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3、芦根

【性能】甘,寒。归肺、胃经。(芦苇的地下茎)(熟悉)(作用相对 石膏知母要轻。但也常用)

  1、清热泻火:个性:清肺热的同时可以祛痰排脓(治疗肺痈的常用)

  2、生津止渴

  3、除烦,止呕,利尿(利尿为比较次要的作用。):个性:清胃热的同时可以生津止呕。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4、天花粉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熟悉)(瓜蒌根的粉,现在用药为块状。)(作用相对比较缓和)

   1、清热泻火:与芦根差不多,有一定的清气分热的功效;在口渴比较重的时候用。

   2、生津止渴:可以清胃热,有一定的生津止渴效用。(消渴病:表现肺胃比较热时候)(清肺热:有一定的清热化痰的功效)

    3、消肿排脓

十八反:反乌头(参考)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5、淡竹叶

【性能】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禾本科的一种植物高度不过30-40公分)

         1、清热泻火:可以清温热病的气分热症,也可以清胃热,肺热功效不强(临床用的不多),

         2、除烦:清脏腑热症中长于清心热

         3、生津,利尿:在下可以利尿(上清心火,下清小肠)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6、栀子

【性能】苦,寒。归心、肺、三焦经。(重点掌握)

   1、泻火除烦:长于清心除烦(可以用于清气分热,苦寒味无甘味,在气分热症时只有高热口渴时候 往往不用;心火盛,心烦不安可用)通泻三焦热症尤其擅**心

    2、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利湿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参考)

    3、焦栀子:凉血止血栀子生用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7、夏枯草(用花)

【性能】辛、苦,寒。归肝、胆经。(不典型清热泻火药)

    1、清热泻火

    2、明目:(局限在清肝火)(目珠疼痛)(肝火上炎的,头晕头痛)(现代可以降血压)

    3、散结消肿:(瘰疬,乳痹:中医讲是痰核,因内热引起。)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8、明子

【性能】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豆科植物)(了解)(保健品,饮料)

   1、清肝明目:肝热目疾,(肝肾阴虚,配伍补肝肾的药)

   2、润肠通便:缓泻通便

中药学复习提纲---清热泄火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