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石的选购标准
1、 弛阻廖娓二、名品的假冒与识别 石头本无所谓真假,但是,观赏石具有观赏、收藏、流传价值,可以作为商品流通,各个石种之间又有价值高低、数量多寡的区别,因此也出现此类石冒充彼类石以牟利的问题。这恽贴淑溪类问题,早在宋代就已产生,古人根据实践经验,曾采取过有效的检验措施。 有的太湖石形态与灵璧石类似,叩击亦微有声,有人就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怎样分辨呢?由于灵璧石硬度较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刃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为假灵壁。另外,太湖石虽有白脉,但远不如灵璧石黑中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这也是分辨一法。 太湖石因有水旱之分,水石因久经波浪冲激,石面嶙峋有“靥”,俗称“弹子窝”,且石性温润。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较平坦枯槁,不足贵。于是有的石商将旱石斧凿出条痕坑洞,尔后以网盛之沉入湖水中,过一二年乃至数年再捞起,以充水石出售。分辨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然与否,石肌是否圆润有光泽。以上是古人检验识别观赏石的经验。 在现代,辨别观赏石真假,也看是否以它石冒充名品,这个我们可以根据“观赏石名品”一节的介绍加以识别;此外,还是要看其造型有否人为加工。 人为加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粘缀,一是斧凿、锯底、钻洞。粘缀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增加观赏石的奇巧程度。宋代画家兼石商李正臣家中奇石众多,“然石之诸峰,间有外来奇巧者相粘缀,以增险怪,此种在李氏家颇多”(见《云林石谱》)。粘缀主要用于具象石,所以观察自然景观石时就应注意石之起峰处,观察象形石时就应注意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与主体浑然一体,有否胶粘痕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