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常见表现手法简要介绍
1、一、叙事类表现手法1顺叙: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例:从出生、成长到老去,他的一生被完整记录。2倒叙:先写结局,再回溯过程。例:故事开头主角已死,随后揭示死亡原因。3插叙:在主线中插入其他情节或回忆。例:主角打仗时突然闪回童年片段。4补叙:在结尾补充关键信息。例:最后一段才说明“这一切是他的梦境”。5平叙:同时叙述多条并列线索(多线叙事)。例:一章写A角色,下一章切到B角色的同一时间段。
2、二、描写类表现手法6白描:用简练文字直接勾勒,不加修饰。例:“他瘦高,脸色青白,皱纹间夹些逾酸嘞觉伤痕。”(鲁迅)壅酪认奉7工笔:精细刻画细节,如绘画中的工笔画。例:对一件旗袍的刺绣纹样进行长达百字的描写。8动静结合:将动态与静态描写交织。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9虚实相生:现实与想象、回忆交织。例:眼前破败的老屋与记忆中繁华的景象交替出现。10多感官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知。例:“花香扑鼻,琴声悠扬,夕阳将墙壁染成蜜色。”
3、三、情感与思想表现手法11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情感或观点。例:“我热爱这片土地,爱得心痛!”12托物言志:借物体寄托志向或情感。例:写《白杨礼怃藓缫磷赞》实则赞美北方农民。13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传递情感。例:用“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孤寂。14寓情于景:情感隐晦地融入景物。例:“月亮冷冷地挂在窗口”(暗示孤独)。15对比:通过差异突出主题(人物、环境等对比)。例:富豪的奢侈宴会与乞丐的残羹冷炙交替描写。
4、四、结构类表现手法16伏磺拎噱租笔:提前暗示后续情节。例:前文提到“墙上的枪”,后文枪被用于谋杀。17照应:前后内容相互呼应。例:开头写“那年雨季很长”,结尾以“雨季终于结束”收束。18悬念:引发读者好奇,延迟揭晓答案。例:“盒子里究竟是什么?他始终没有打开。”19抑扬:先贬低后褒扬(或反之)。例:先写主角懦弱无能,后展现其英勇。20突转:情节突然逆转(欧·亨利式结尾)。例:主角历尽艰辛找到宝藏,发现只是一张字条:“贪婪是最大的陷阱。”
5、五、象征与隐喻类21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抽象概念。例:用“灯塔”象征希望。22意象叠加:多个意象组合营造意境。例:“枯树/乌鸦/墓碑”叠加表死亡。23荒诞:以不合逻辑的形式揭示真实。例: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甲虫。24意识流:模拟人跳跃、无序的思维。例:段落无标点,混杂回忆、幻觉和现实。25蒙太奇:画面或场景快速切换拼接。例:电影中战争镜头与儿童欢笑镜头交替。
6、六、语言风格类26讽刺:用夸张或反语揭露批判。例:写“模范官员”如何贪污受贿。27幽默:通过诙谐语言引发笑声。例:描述笨贼偷东西却锁了自己在保险库。28简约:语言极度精简,留白多。例:海明威“电报体”小说。29繁复:刻意堆砌细节或重复。例:用一整页描写角色早餐的每一口咀嚼。30方言运用:用地方语言增强真实感。例:对话中用“俺”“咋整”等东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