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历史研讨会心得如何写
1、 研讨会在复习课例的展示中拉开了帷幕,首先是某市历史骨干教师李老钞讪话变师的专题复习课——《走进三次工业(科技)革命》。虽说是复习课,也有许多新鲜的味道:教师领着无线导航引出了科技的主题,S型个别发言,小组讨论,抽题答题等融合在整节复习课中,让我们印象中的复习课多了许多生机与活力。于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课中,贯穿了教学的还有许多的提问,即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一节“为什么”类型课。可能这不太适合我们乡下的教学。
2、 什么才是适合的呢?我想要数某某中学的梁老师给我上的专题复习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一堂“是什么”类型课。讲和纯粹的练有力结合在一起。听了他的课,我有着一种不由然的共鸣。但是怎么才能把专题复习课上好?专家教师韩老师为我们指点了迷津:1.确立专题(专题不超过10个);2.比较和联系;3.练习。韩老师用实际的题例向我们作了解答。谢谢这样的“及时雨”,我想会浇醒到我这个被晒晕的“园丁”的。
3、 关于某年的中考变化,我们也洗耳恭听,认真做好笔记。不变化的:1.命题说明不变;2.开卷考试不变;3.考试时间2小时,政史合卷;4.考试难度不变;5.题型不变。变化的:1.分值:由40分变为60分;选择题2分/题,共30分;主观题30分,其中2分地方史。2.历史独立成卷;3.政史共在一张答题卡;4.有可能出现填表题;5.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出现;6.启示类试题将会淡化;7.选择题:送分题12题,24分;中档题2题,4分;难题1题,2分;8.主观题:送分题6问,12分;中档题7问,14分;难题2问,4分。
4、 面临中考,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智慧。于是,做好复习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也希望自己能将本次的学习经历消化后运用到当前的复习中,既要抓紧复习,也要营造一种愉悦的复习氛围,争取在最后的时间里,争分夺秒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