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答案选B。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首先分析文段的结构为总分,然后确定叙述主体,举例子部分不重要,结论观点部分是答案。

3、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根据"文字主要阐明的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D。首先确定文段行文脉络,前面花大量文字说明古代中国如何调和阴阳历差值问题,最后一笔带过的说这个规的发现比希腊还早,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大量描述性语句的高度概括。

5、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来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累积,作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报结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 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B 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C 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替代D 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据"文字主要介绍的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A。B项高科技的手段并不是重点,C项无可替代没有提及,D项属于无中生有。可以发现文段说了这么多,A项就是高度概括,可以做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