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2025-11-02 20:39:38

1、    《临安遗恨》由中阮演奏家林吉良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创作而成,此曲原本是为中阮所作,后由作曲家何占豪编配为中阮协奏曲。此曲在1991 年5月10日在“上海之春”民乐专场推出后大受好评,在当时的节目简介上,作曲为林吉良、何占豪二人。1991年5月11日的《文汇报》等报纸上,对林吉良、何占豪创作的《临安遗恨》做了重点报道。当年5月30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音乐信息》又重点报道了此曲。1992年,中阮曲《临安遗恨》又被何占豪改编为古筝曲。 

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2、    这首乐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今杭州)狱中.在赴刑场的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乐曲共分为七段。在钢琴悲壮的前奏之后.古筝一进入即采用强有力的和弦与左手大幅度刮奏相结合,继续渲染悲愤的情绪,确定了音乐内容表现的基调。第十六至十九小节.用长摇技法奏出的哀伤的旋律,可以处理得稍自由些,用力度、音色、节奏的变化来形成对比。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小节相同节奏型的旋律,由慢逐次渐快,由弱逐渐加强,使我们仿佛看到身处牢狱之中的岳飞肩扛枷锁、脚戴铁镣.仍然忧国优民、坐卧不安的焦虑之态。乐曲主题段是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旋律赢材发展、变化而成.并在全曲中贯穿。淳厚的曲调,既展现了英雄豪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主人公此时内心复杂的情感。结束句好似一声长叹.那是由无奈引发出的感慨。

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3、     接下来音乐情绪一转.古筝奏出的战马奔驰的节奏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疆场,快速、激昂的音乐描绘了岳飞大元帅率领三军将士,为保卫江山社稷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当情绪达到高潮时.音乐嘎然而止,钢琴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一段柔板,这段音乐表现了英雄另一面的情感。如诉的旋律寄托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对勉励自己“精忠报国”的慈母的眷恋;转而轻快的曲调表现了主人公对昔时与家人欢聚情景的回忆。突然,刑场一阵擂鼓的巨响,将主人公从美好的思绪中拉回现实。曲作者在这一段采用协奏曲常用的华彩段演奏方式,给诚实者以更广阔的想像空间、更多的表现手法.更充分地表达了主人公就义前对自己不能精忠报国的伤感以及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之情。最后一段是主题再现,旋律在转换的调性上奏出,哀婉平缓的曲调寄托着我们对英雄的追思。

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1、作者简介

  [1]《临安遗恨》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先生。何占豪教授1933年8月出生于诸暨何佳山村,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59年与他的同学陈钢共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此闻名于世界。

  八十年代以来,何占豪教授致力于民族乐器的交响化,创作了很多二胡、古筝的协奏曲,像《别亦难》《莫愁女》等,其中在古筝方面有《孔雀东南飞》《临安遗恨》等。近期又以鉴真东渡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大型古筝协奏曲《东渡》。

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2、历史背景

  《临安遗恨》是以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为题材,以《满江红》的曲调为素材用单一主题变奏创作而成。岳飞,出生于1103年的河南,1142被奸臣秦桧陷害,死于临安大理寺的狱中。岳飞是中国南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抗金英雄,以毕生的精力抵御金兵对宋朝的侵略,其精忠报国的精神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敬仰。岳飞能文能武,其创作的《满江红》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临安遗恨》最初是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一首中阮协奏曲,后来于1992年被作者改编成为一首古筝协奏曲。整首乐曲以《满江红》的曲调为旋律素材,表现了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所陷害,被囚于I临安的监狱之中,临刑前对家人的思念牵挂、对奸臣当道的憎恨、对江山社稷的担心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

古筝名曲赏析:[2]怎么弹好《临安遗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