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起路来像小鸭子像螃蟹像在骑马,不良步态爸妈要当心了
学走路是宝宝身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看到宝宝蹒跚迈步,爸妈心里一定很高兴。但妈妈别忘了仔细观察宝宝走路的形态哦,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咨询就医。
正常宝宝的步态
宝宝初学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来协调行走的步伐,一般经过以下5个阶段:
·10~11个月:从搀扶站立发展到稳定站立
·12个月:自由站立、弯腰和下蹲
·12个月以上:扶着东西能行走
·13个月左右:开始蹒跚独步
·13~15月:能够熟练走路,扩大探索的范围
而在蹒跚学步阶段,宝宝多用脚掌前端的力量,脚步岔开,甚至会比肩膀还宽,身体摇摇晃晃,两臂外展,似走似跑。有的宝宝走路时,有时足尖着地,有时足跟放平。有些宝宝为了支撑身体重量的平衡,会出现外八字步态,这种姿势在3~4岁左右就会慢慢恢复。
步态异常及早预防
步态异常不仅影响外观及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还容易导致运动功能和步态异常,以及关节退行性变的提前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妈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过早让孩子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之类的助行器。
②孩子在玩或爬的时候,不要穿鞋子或袜子,让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③选择宽松、合脚的鞋子,袜子也不能过紧。
④尚不会走路的婴幼儿不建议穿鞋。即使已经学会走路,也建议少穿鞋,这样可以促进婴幼儿感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可锻炼孩子足部和脚趾的肌肉。
⑤注意睡姿和坐姿。有些孩子喜欢趴着睡觉,在睡觉时脚尖就会偏向内侧或外侧,久而久之与走路内、外八字就会互为因果,症状更加严重。另外,有些孩子坐着的时候喜欢把双侧小腿向外分开坐(“W”型),也容易加重异常步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