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传播有什么症状
1、什献垴淄睬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五岁以下宝宝的急性传染病,致病原因主要是肠道内的各种病毒。由于夏秋交替之际是该病的高发期,所以对于每年9月入园的擒歙常泺那批宝宝来说,存在大面积爆发的可能,家长需要格外的注意。绝大多数被感染的宝宝会在1—2周内痊愈,家长不用过于忧心,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宝宝出现比较危险的状况,如患上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其实,手足口病并不是小朋友特有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入侵,但是由于成人的抵抗力比较强,且绝大部分人在受到隐形感染时已获得了相应抗体,所以很少有大人会表现出显性感染的症状(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机率为显性感染的100倍左右)。而小孩子则恰恰相反,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很高。
2、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左右,开始阶段的外在表现和普通感冒发烧比较相似,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显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
3、一般病例症状顾名思义,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出现在手、脚和口腔中,这三个患处会出现类似米粒大小和颜色的疱疹,患儿能感觉到疼痛,有的孩子可能在臀部或者肛部也会长一些。患儿还伴随低烧(38°C左右)、皮疹等体征,不过通常都不严重,1-2周内会自然痊愈,而且没有什么后遗症。持续低烧可能会让小宝宝感到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并不时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症状。
4、重症病例症状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或循谪藁钴碳环系统的并发症,其中比较严重的病症有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等。· 呼吸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非常明显,宝宝的肺部功能变差,呼吸变得急促或者困难,可能出现类似窒息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口吐白沫或者血沫。· 神经系统受到影响的宝宝会变得精神涣散、恶心呕吐、嗜睡等等,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肢体反应,比如四肢抽搐、无力等等,严重可能会患上脑水肿、脑疝等。· 循环系统的异常表现虽然不太明显,但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发现宝宝开始四肢发凉、面色发白、心跳紊乱的时候,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虽然手足口病很少出现重症病例,不过,既然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就不得不防。宝宝如果感染上了病毒,妈妈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饮食传播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6、飞沫传播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7、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8、流行方式:手足口病的爆发在空间上没有什么特点,不存在地域性,而在时间上也是四季都有可能,不过在夏秋交替的阶段更为频发。不过该病可能散发也可能爆发,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9、就预防手足口病而言,大人和小孩的总体方向都是大同小异的,虽然很少有大人得手足口病,但并不排除该病呈家族性聚集的趋势,也有可能一个家庭中大人和小孩都得手足口病。所以如果家有患儿,父母在料理他们的同时也不能对自己放松警惕,自己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等也要注意。
10、开学季尤其小心手足口病每年开学季小朋友感染上手足口病的报道层出不穷,夏秋交替是在八月底九月初前后,正值开学时期,学校是小朋酶苒钟迎友相对密集、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环境,如果某个不知情的小朋友或者其他人将病毒带入了校园内,将很可能爆发大面积的流行。在认真护理小朋友的同时,以下两点也非常值得家长注意:1.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家长的恐慌心理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并非所有患病儿童都要被送往医院,病症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将宝宝留在加重自行隔离,带病情稳定再恢复上学。如果隔离中发生紧急状况或者病情恶化,则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2.病毒也是在千变万化的,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虽然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会有抗体,但是并不排除因为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再次患上该病。所以对于5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防病措施时刻不能放松,尤其是已经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抵抗力可能一时半会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更要搞好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