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食品标签
有多少次,你在超市里被食品包装上高深莫测的标签弄晕?每天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你又了解多少?调查显示,有看食物标签习惯的人不足25%。让我们的营养专家来为你解密食物标签,让你吃得更安心。
4个指标你必须看
1、保质期:这点大家基本都做到了。在保质期之内,当然是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此外,由于价格差别很明显,购买者对食品的认证标志也比较熟悉,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等,它们往往代表着食品更高的品质。对转基因食品敏感的人,还要看看是否标有转基因字样。
2、食品类别:基本上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比如,看见标签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你就会知道,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的乳饮品。
3、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国家规定,含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
4、营养素含量:这也是我们选购食品时很关键的指标,像蛋9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素,一般是含量越高越好。不过,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热量、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
10招读懂食品包装上的标签
1、主料有营养、辅料少的食品鸬钟召蜗才健康 一种食品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料是什么。如果主料营养价值就很低,就算是添加剂一点都没有,也不能划入健康食品范畴。比如,一个食品标签上第一位写的是糖,那这个产品基本上没有吃的价值。写在第一位就是加得最多的,而糖除了能提供能量之外,基本没什么营养价值。像可乐这类甜饮料,它里边排第一位的是水,里面除了糖和添加剂,连一点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没有。 除了主料要健康之外,我们要提防的东西就是油、盐、糖,还有就是奶精、起酥油、糊精、淀粉等这七八种辅料成分,这些东西在产品当中排的位置越靠后,品种越少,证明这个产品离天然状态越近、越健康,我们可以放心地购买。 蛋黄派:起酥油、氢化植物油字样表明含反式脂肪。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白砂糖,除了提供热量之外,毫无营养价值,主料决定了这是一款不健康的食品。用了廉价的不利健康的代可可脂。除了主要原料之外,辅料用了十几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对儿童的智力和情绪并没有好处。


4、无糖食品:看甜味剂品种和热量 声称无糖的产品,多是用了化学糖,对健康来说,有时比真正的糖更无益。如果不是糖尿病人,没必要为了减肥而选择无糖食品。 有的无糖食品标明不含蔗糖,配料表中却配有糊精、麦芽糖、玉米糖浆,它属于水解淀粉物,对减肥和控制血糖都没有什么帮助,大家要警惕。在添加剂中,低聚糖和糖醇的产品比较健康一些,大家可以优先选择这两者,而像阿斯巴甜、安塞蜜等在某些国家是禁止使用的。有些无糖食物为了口感,往往使用了很多的油盐,购买时要关心产品的总热量,不要以为无糖就可以随意多吃。 苹果醋标签解读:这是一款无糖食品,用的是木糖醇来代替砂糖,高血糖人可以放心食用。添加了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用天然焦糖色作为色素,都是比较健康的选择。

6、多数人误读食品标签,忽视营养成分 看过一项调查,说大约54%的消费者拿到食品后,最先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3%的人要看生产厂家和品牌,而注意到营养成分的人仅占19%,这种做法很不可取。拿到包装食品,首先要看的是它的配料成分和营养成分。在看完这些之后,才是要选择自己熟悉和信得过的品牌和厂家,最后才是保质期、保存、食用方法等说明。看保质期、看食用及保存方法,大家基本做到了,需要恶补的是看配料和营养成分。除此之外,少买深加工食品,必须要买的,那就选择知名品牌。

8、果汁关键看纯度 纯果汁和果汁型饮料的营养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这需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楚包装上的果汁含量到底是10%、30%还是100%,后者的营养和味道等最接近自然的水果,而果汁饮料产品中的纯果汁含量通常只有10%-20%,大部分成分是水和糖,只能当成甜饮料来喝。果汁标签解读:营养成分表中注明果汁含量100%,说明是纯果汁,营养价值高。标签上维生素含量不低,也说明是纯果汁。

10、酱油:首选纯酿造或有机 要看酱油的制作工艺是否纯酿造,一般著名品牌的纯酿造产品,通常不会让人失望。如果标签上没有写纯酿造的,最好别买。如果标签上注明“有机”字样就更好了,有机酱油不仅原料是有机的,酿造过程也是有机的,不会添加防腐剂。像酱油、鸡精等调味料的含盐量都比较高,菜肴里加了它们,就应该少放盐。酱油标签解读:产品名称里注明了是酿造,而不是配置酱油,可以放心购买。质量等级属于三级,远不及一级产品品质高。每100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占0.4%属于三级,含量0.55%属于二级,含量0.7%属于一级。标签中有谷氨酸钠和苯甲酸钠,前者是味精,后者是防腐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