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本地老美食
1、三丝敲鱼美食关键词:薄如蝉翼、鲜嫩味醇三丝敲鱼是温州民间传统佳肴,相传已有百余年历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过节、亲朋相聚,常以敲鱼款待客人。恰如其分的材料配比,厚薄均匀、薄如蝉翼才是这道菜的魅力。用鸡脯、火腿、香菇“三丝”加高汤、敲鱼烹制而成的“三丝敲鱼”是瓯菜中著名菜品之一,汤清味醇、鲜嫩爽滑,色泽调和,薄如蝉翼的敲鱼片呈半透明状,入口的弹牙感让人回味无穷。

3、鸭舌美食关键词:冷盘小吃、入口留香、老少皆宜鸭舌是温州传统特产,可作为宴席中的冷菜,亦可作为小吃零食。一般将新鲜鸭舌添加调料经过卤、蒸等工序精致而成。精心卤制后的鸭舌,风至半干,入口细嚼,略带韧性,满口留香。因温州方言中“舌”与做生意折本的“折”谐音,故买卖人认为不吉利,所以温州人一般就在方言中把“鸭舌”叫做“鸭赚”,以讨口彩。

5、鱼丸美食关键词:口感滑嫩,韧性十足,味道鲜美温州鱼丸”是“中华名小吃”之一,被列入温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与各地的鱼丸都有所不同,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温州鱼丸有三大特点:料码足、有韧劲、味道鲜。鱼丸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

7、姜丝猫耳朵美食关键词:驱寒回暖、鲜甜融合这道家常美食,是以番薯粉、番薯为主料,花生、芝麻、红糖、姜丝为辅料制作的甜点,是洞头历史最为悠久的特色小吃。洞头多山坡地,出产番薯;气候潮湿,风寒病多发。尤其是渔民,经风历浪归来,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甜滋滋的猫耳朵,身暖心更暖。

9、猪油糕美食关键词:外酥里嫩,甜而不腻温州猪油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称其为“吴中佳制”。温州猪油糕,是由糥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团,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入口油而不腻。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

11、矮人松糕美食关键词:口感松软、清香可口抗日战争后期,温州人谷进冥居哿齑芳在五马口经营松糕,边炊边卖。他家炉上炊出的松糕,质地晶莹,糕上点缀着桂花、红枣和猪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因其人个子矮,遂以矮人松糕出名。矮人松糕均选用当年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越细越好),拌以腌渍了三天的猪臀肥肉丁,并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匀,炊熟成板,切成方块出售,一年四季老小皆宜。曾获“中华名小吃”等荣誉。

13、矾山肉燕美食关键词:肉包肉,口感鲜美紧实苍南肉燕产于苍南县东南部山区盆地矾山镇。百余年前肉燕由福建传入,矾山人称肉燕制作工艺为“肉包肉”,将猪后腿精肉捶打成皮而成。肉燕传入矾山以后,经过历代矾山人在配料选用、制作工艺、菜品设计上的改良,逐渐打上了矾山风味的印记,成了苍南小吃的代名词。

15、永嘉麦饼美食关键词:松脆可口,旅人美食永嘉麦饼原出永嘉沙头。沙头历来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脚候潮的埠头。此地麦饼别有风味。往来旅人常备为干粮。一个麦饼的原配料是:半斤麦粉,一个鸡蛋,一汤匙菜油,搅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咸菜、鲜肉、磷虾、味精。包拢后,用木槌捶成扁圆形,入在平底铁煎至两面白,再转到烤炉中焙硬。食之松脆,喷香,堪称美食。

17、鲜肉馄饨美食关键词:传统手艺,清汤味鲜“老温州馄饨担”的清汤鲜肉馄饨制作方法考究,馄饨皮精选上等面粉原料,用碱适当,以传统手工艺多次压制成形,力求皮薄、光滑;馅肉按肥瘦部位进行合理搭配,再反复细剁成肉馅;馄饨里的配料丰富讲究,有紫菜、榨菜、蛋丝、现做的生烫肉、香菇、肉松、本地的新鲜小葱和菠菜以及浸酒虾米,还可另外添加水煮本地鸡蛋,汤清味鲜,柔滑爽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