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1、给与一定的关心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2、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与支持所谓支持,就是在精神和言语上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个互动过程,为学生树立一种榜样,给与精神上的肯定
3、让弱势群体学会自助可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寻找他自身的亮点,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去发现他们,你就不难有新的发现。他们有的思维奇特,想像非凡;有的热爱劳动,富有团队精神;有的讲究卫生,重视生命健康;有的见义勇为,能伸张正义,等等。班主任若能看到这些“亮点”,因势利导,予以鼓励、欣赏、赞美,弱势群体就会找到自信,心中必然燃起奋进的火焰。从自信变成自助,再让弱势群体达到群体互助。
4、多沟通那么,沟通是彼此心灵碰撞的最好方式。对于差生,教师应积极主动找他们沟通,从思想、生活、学习上了解、关心、帮助他们,寻求教育的最佳时机,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沟通的渠道不限于师生之间,亦可通过家访、家长会以及制作家长联谊卡,尤其是我们跨上了“教育信息高速公路”以后,沟通与交流更快捷,将差生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日交流或定期交流,并向家长征询学生的心理动态、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