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养护心血管
1、夏季持续的高温,导致人们情绪烦躁,同时各种疾病也不亲自来。有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2℃时,脑中风的危险性比平时上升66%。可以说,气温越高,危险性也越大。
2、乐观的心态,平心静气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最高。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不仅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3、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化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少于8小时,可午睡1小时,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但餐后不要立即睡,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之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与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同时,睡前慎服降压药,防止入睡后因血压下降导致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缺血性脑中风。
4、适量的运动,减少外出夏天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70%—80%,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
5、注意居室内外温差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
6、均衡的营禾孀嵛羟养,适量补水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也可自制一些清洁卫生的清凉食品。夏季容易发生腹泻及“热感冒”,体液易丢遴佰帙碰失,应当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多饮水,注意休息,以免因机体内环境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应注意的是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每次200—300毫升,一天2000毫升左右,以补充水分。
7、建议吃保健薅黾稣形食品卵磷脂是血管的“清道夫”,降低血液粘稠度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能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中性脂篓徽还卖肪乳化成微粒子,溶于血液中并运往肝脏被代谢排掉。卵磷脂还可以降低血液表面张力,使血液黏度降低,减少循环阻力,进而保障营养丰富、含氧充足的血液畅通无阻地流向大脑。保护心血管,保障血流畅通 深海鱼油中的EPA成分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有益于血液循环的保护因子。EPA可协助清除附着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与硬化斑,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持血液畅通流动,抑制不正常血液凝集、预防血栓产生,阻止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不妨先用卵磷脂将血管中的油脂乳化,方便运走;再利用鱼油中的EPA+DHA和茶叶中的茶多酚+茶黄素减少血液中油脂的来源;如果还能用辅酵素Q10,为心脏充能,心脏就能得到更多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