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籽料成品的好坏
判断籽料的标准
一、质地
评价一块玉首先要看它的质地,质地的好饲鹕梏埙坏有很多标准,最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1、细度
细度有两个方面:一是白玉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的细密均匀程度。我们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的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度很好的料才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细度要如何看呢?我们用投射光观察玉石的内部时候,会看到籽料内部的纤维结构是不规则的,有的地方纤维结合紧密,有的地方结合的比较粗糙,这样我们就能够判断玉石内部大小不均匀的矿物结构及玉石的颗粒。细度好的籽料内部矿物颗粒大小比较均等,排列比较规则,用透射光看玉石内部的时候,我们能感到玉石内部是十分干净整齐的。
但是细度好的籽料不一定密度就好,也就是玉石内部的紧密程度不见得高,细度好的玉石不一定会呈现出油润的感觉。于是我们就要看下面这个指标——油润性。
4、净度
净度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问题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小编之前也讲过,要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比如一位美女脸上长了一颗美人痣,但并不影响其容貌。但如果脸上长了很多,即使是小的,也很难看。看籽料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情况以及雕刻师对这些瑕疵是如何处理的,就比如非常有名的玉雕作品“枫桥夜泊”,不就是巧妙的利用了和田玉的棉点么?
二、皮色
说完质地我们再来说说皮色。皮色对于现在的籽料来讲,就像做饭时的盐,没有盐的话整个食材就会变的索然无味,而放盐多少决定了味道的好坏,既皮色如何决定了这块料子的价值,比如枣红皮、鹿皮、秋梨皮等,这样的皮色即使肉质不是太完美,皮色也是它的重要加分项。
此外大家看到的如果是聚皮就会比一般的皮价值要高,如果是稀少的聚皮搭配比较白润的肉,价值就不是翻一番那么简单了,如果聚皮的肉不是很好也会超过一般皮色的料子。
其实皮色对籽料价格的“推动”作用从白籽上也能反映出来,光白籽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透明,根据肉质好坏,有不同的价格,但如果白籽再带上皮色,那价格肯定又要上一个档次了。
四、颜色
籽料的颜色种类也有很多,每一个品种都有无法代替的美。白玉:洁白无瑕,洁之美!青花:水墨丹青,境之美!沁色:古色古香,韵之美!青玉:清新淡雅,素之美!
青白籽和青籽价格相对白玉要低得多,并且肉细浑厚脂粉好的料子相对常见,特别是大块头的料,这一点非常难得,这种料子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黄沁是众多资深玩家的最爱,但缺点是石性大,玉质差,黑沁多,但经过长时间盘玩后发生的沁色变化明显,受到追捧,价格也是普遍偏高,特别是玉质好,黑沁少的料子,价格超过白籽。红沁更为少见,劝一心追求红玉的藏友,这儿吃药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谨慎下手。
喜爱青花的也大有人在,因其黑白墨感与传统中国国画较契合而受人喜欢,现在那种黑白分明,黑度白度都够的料子,早已经是天价;并且即使看上去青白并不分明的料,在上了好工之后,也呈现出一幅幅意境斐然的山水画,令人神往,特别是牌子。需要提醒的是,注意研究下青花籽料与其它几种山料青花的区别,防止上当。
和田青花玉
碧玉籽料非常少,并且成色好的更少:相对其它碧玉来说,碧玉籽的色调较重,公认的品质好是菠菜绿,当然也有一些色调较浅的如鸭蛋青等也很好看,但一般碧玉籽裂多黑点多,其色重的特点、稀有性和普遍品质较差造成碧玉籽成品非常少见。
上面讲了和田玉的这些颜色种类,每个种类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可玩性,然而很多人对和田玉的误解仍是它的白度。
白度的问题小编已经说过很多次,但很多藏友在看到一块玉的时候,第一反应仍是看它是否白,其实这是错误的。自古玩玉,不是白既好,玩玉主要玩的是质地,反映到外部就是温润和油性的感觉,所以,肉质一定要放到第一位,而不是白度。
总而言之,认识一块籽料要从几个方面了解,不能孤立理解,要把它的玉质、皮色、雕工等等结合起来才能统一认识,正确判断。最后小编还是要说一句:不要只看白度,如今白籽是仿籽、假籽的“重灾区”,稍不注意就会掉进“白度”的陷阱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