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期刊选择参考标准
1、期刊整体声誉和质量期刊声誉、质量是选择的前提。如期刊是否从属于某些专业的学术机构或者学会,期刊的胆咣骜岱编委会是否具有较高的国家化程度以及编委们的专业背景,期刊的创刊时间以及被SCI钝鸵捎貌收录的时间,期刊作者群体是否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等等。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掠夺性期刊,其特点主要是缺乏严谨的同行评审机制、接收率超高(常常大于80%)、需要较高的出版费用、虚构编委会成员信息、发表周期很短(常常小于1个月)等。
2、期刊目标与范围SCI论文投稿作者需要明确了解期刊的范围与选择目标。可以通过前期收录发表的文章来确认期刊目标与范围。此外作者也可以先发送一封咨询信件来了解该期刊是否对自身稿件有兴趣。
3、期刊所属学科领域及潜在读者群体不同的期刊涵盖不同的学科。作者可根据投稿内容选定综合性期刊或者专业性期刊。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升通过概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读者群体进行后续传播和引用。
4、审稿周期、见刊周期不少作者都因为投稿审核周期过长而叫苦不迭。但不同期刊的审稿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期刊审稿时间可能远超3个月时间。投稿作者可以根据该期刊近1年内已发表论文的时间节点来判断期刊的平均审稿周期。需要注意的是,期刊的出版频率也是关注点之一,越快出版,理论上审稿见刊的时间也会越短。
5、期刊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与分区往往与晋升、奖励等直接挂钩,所以,如果所在机构有明确规定需要影响因子超过几分或者分区超过某区,则只能在符合此范围的期刊中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认定的分区往往以中科院分区为准,而不是JCR分区,很多时候JCR在Q1或Q2区的期刊到中科院分区就处于3区或4区了,因此一定要提前查询清楚。
6、期刊接收率如果只是想成功发表一篇SCI,那么期刊的稿件接收率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了。由于不同期刊的接收率差异大,建议可以考虑发文量较大,接收率较高的期刊为投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