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征收模式来袭,被征收人需警惕!

2025-05-18 08:20:56

在一些号称“2个月内签约率突破95%”的征收项目中,看似一团和气的背后,却隐藏着现今棚户区改造征收项目中存在的一个值得广大被征收人高度警惕的现象——预征收,也叫模拟征收。这类征收活动表面上风风火火,效率极高又合乎民意,实则是违反现有法律规定,存在侵害被征收人权益巨大风险的怪异做法。那么,所谓的“预征收模式”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猫腻呢?被征收人为什么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呢?

预征收模式来袭,被征收人需警惕!

3、其一,从法律性质上讲,预征收模式完全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系明显的程序违法。但就现阶段而言,有在各地愈演愈烈之势。预征收的实质,是一种协议拆迁,是将本应由房屋征收部门承担的责任变相转嫁给被征收人的行为。现实中,这种模式多用于国有土地上的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而在集体土地上面临所谓“旧村改造”项目时,则一般采用更加“著名”的腾退拆迁模式。

4、其二,被征收人一定要明白,预签约行为的实质法律后果,与正常征收程序中的签约行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如果你对征收补偿安置结果恫摆飑净尚存不满,就一定不可轻易进行所谓的“预签约”。否则,你的行为不仅是给自己戴了紧箍咒,更会成为对其他被征收人也就是街坊邻居的实际压力来源。现实中,征收方往往拿着90%以上的签约比例强调自己的项目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90%了还不是公共利益么?殊不知,这个90%的得来,实际带有“连哄带骗”的嫌疑,与《条例》所规定的公共利益的含义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对此类拆迁的关键就是不要轻易在任何名头的协议、合同上签字。你不签字,项目就启动不了,就有望为自己的维权博弈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一旦签约比例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留给被征收人一方运作的空间就会大打折扣,被征收人就将落入“自己刨坑自己埋”的尴尬境地。

预征收模式来袭,被征收人需警惕!

5、其三,预签约模式泛滥所反映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在征地拆迁领域有法有规可依的情况下,却到处都在发生以各种名义、手段、马甲突破现有法律规定的事情。预签约是一个,腾退是一个,先行用地又是一个……这就意味着,解决上述情形下的补偿安置问题已不完全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牵扯众多的利益纠葛的平衡过程。因此,聘请专业征收维权律师介入,协助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征收人与征收方进行协商、沟通、谈判,便是解决问题最为高效、可行的方式。贸然起诉至法院,结果很难对被征收人有利,反而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无用之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