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弹操作和计算方法
1、回弹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

3、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5、检测方法:每一测区的两个测面用回弹仪各弹击8点,如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则需测16点。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测点宜在测面范围内均匀分布,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准确至一度,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与外露钢筋、铁件的间距不得小于30mm。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7、碳化值的确认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碳化深度的测定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10、打开混凝土回弹修正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回弹值进行修正。点击右下角“放大镜”按钮,可以查看详细计算过程。

12、最后,计算出混凝土强度以后,为了要和原混凝土强度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回到软件首页,依次进入规范与数据查询→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测定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即可查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14、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混凝土浇筑后的强度检测如今已经越来越重要。从上述的过程步骤上看,检测人员可以在回弹这个过程中适当地提高数据(比如碳化深度),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如果回弹强度多次不通过,就要进行钻研取芯,甚至后期凿除重做结果。回弹只是后期测定强度的手段,最主要的手段还是质量管理人员前期对混凝土发货质量、浇筑质量和合理养护程度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