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照片后期烹调大法
1、清蒸大法对于大多数的照片,尤其是人文纪实照片而言,清淡的烹调方法是最适宜的。有人说过,一 张照片ps得越多,说服力越弱,这话不无道理,真实性永远是纪实照片的第一位,让观众觉得照片的真实性可靠,其他所有的基于摄影的欣赏才得以成立,也是摄 影艺术有别于别的的重要基础。在这里有必要重提RAW格式的重要性,为了贪图方便而使用JPG格式拍摄,后期因为白平衡或高光暗部的丢失而追悔莫及,痛过很多次了,痛定思痛,现在宁愿少拍几张,也坚持要用RAW。Raw的处理最大的问题是不同厂商相机的格式并不相同,ps cs5可以处理大部分厂商生成的RAW,然而最专业的raw处理还是厂商自己的软件,不过对于大部分固定使用专一相机的摄影者而言,这并不成为障碍。清蒸数码,要点在于还原当时场景,对比反差、饱和度、锐度都不能过度,火候的略微差别,往往效果会大相径庭,因此此法往往比其他的烹调办法相比,更应小心翼翼,细致入微,对于真实性而言,过犹不及,参数的调整有时需要精细到个位数级别。常有持有专业相机的初学者,把本来很好的成像调的惨不忍睹,对此我最想对他们说,还原本色,才是最大的本领呢,也是数码照片后期的最大基础,不要妄想靠奇怪的色调吸引观众,照片本身的力量是决定性因素。 一张拍摄于广州老城区的照片,几乎无后期调整,现场拍摄时的微妙光线与氛围感得以保存,对于大多数纪实照片而言,几乎所有的后期调整都是多余的,拍的不好的话,再花点时间去拍一张好的吧。

3、干煸大法数码照片的后期转黑白也是相当有意思的是,利用RAW对高光和暗部的良好保留,可以做出不亚于传统暗房的灰度效果。在对数码照片做黑白的转换的时候,当然不能直接把饱和度降低为零了事,对每个色彩通道做精细的调整,是经常的事,因此要得到一张理想的黑白照片,往往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很多人制作数码黑白照片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局部提亮和压暗的技巧,这个在传统暗房中常常被使用的技巧,在数码暗房中可以被谨慎使用,然而一切还是以不失真为前提。压榨出照片的细节,去除色彩的干扰之后提炼更纯粹的影像,是个干煸的精细活,要小火,耐心加爱心,小心别糊啦。 一张拍摄于重庆十八梯的照片,后期对人物高光部分质感的保留,轻微压暗了照片的四角和局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浪费了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数码照片拍起来爽,调起来累,不提啦。

5、乱炖大法对于广大心中有无穷欲望的文艺青年来说,现实世界已经不能满足心中渴望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呈现观念的行为,自然要玩耍一下摄影。拼贴的作品,或许已经不算传统摄影的范畴,不过观念摄影似乎没这样说,这也是争论的起源,不过这类作品,只要玩得高兴,也是挺刺激的,摄影本来就是一个人为的观念,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但是投稿到纪实比赛那又另当别论。乱炖一法,自然乱是必须的,但是要最后的菜好吃,还要整体HOLD得住才行,良好的ps技巧,让明显露馅的地方天人合一,非得一番功力不行,留意光线的统一,色调的协调,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乱炖也要态度。 一个无中生有的场景,人物鸽子场景和树分别拍摄于不同的地方,整体色调的统一,梦幻般场景的营造,需要先有想法,再去寻找拍摄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