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如何艾灸
1、 当黄经上的太阳达到一百八十度时,是24个节气中的秋分。秋分后,太阳直接辐射的位置转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受到阳光辐射减少,这时地面损失的热量比较多,天的的气温下降速度加快了。 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慢慢收敛。日常生活和休息应该相应调整。早睡应符合滋阴益气的原则。早起符合阳气的规律,这样肺气可以放松。
2、艾灸能平衡人体阴阳,符合节气特点,通过扶正祛邪、通经络、调气血、调和阴阳,达到防病、保健、美容、调病的功效。
3、从秋分到冬季开始的45天被称为“秋行冬令”,会缺少阳气。人是温血动物。气候缺乏阳气,仅通过日常饮食和锻炼很难产生阳气。弱火不能生土,脾胃属于土;然而,脾胃为我们气血之本,是后天的基础。如果脾胃没有阳气滋养,五脏就会亏本,患各种疾病。天气寒冷时,人体的阳气慢慢收敛了,人体的阴气慢慢生长,肠胃中的阳气虚弱,导致消化损伤。因此,此时艾灸健脾和胃是正确的。
4、大椎穴、足三里、肺俞穴、神俞穴、关元穴、肚脐、天枢穴、合谷穴等穴位,这能很好地适应秋分的特点,达到阴阳平衡,健脾和胃,清肺燥热的保健效果。
5、艾灸的方法是绿色安全的,不同节气的艾灸不仅能调节正气平衡,还能防治相应的病症。当秋分来临,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适当艾灸非常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