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内,这些事可别做错了
1、 第一声啼哭:宣告独立 新生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大多数时候被看成是一种宣言,他向妈妈、医生昭示着唁昼囫缍这个宝宝已经降临人世。医生通常会根据新生儿啼哭的声音大小、强弱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一般而言,足月儿哭声洪亮,早产儿则哭声较为微弱,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哭声则十分弱小。 在妈妈体内时,胎儿肺内充满了液体,不能依靠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胎儿的气体交换是依靠胎盘循环来进行的。胎儿从母体内娩出之后,外界的空气迅速进入新生儿的肺部,心脏内的卵圆孔关闭肺泡开始扩张,小婴儿开始了TA的第一次呼吸! 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声带受到刺激发出声音,即产生我们所听到的“第一声啼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宝宝啼哭是一种自我求生意识的体现:通过张大嘴巴让空气进入体内,激活呼吸系统才能够保证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活。这是婴儿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3、 剪断脐带时宝宝和妈妈都不会感觉到疼痛,因为脐带上分布的只有血管而没有神经,它是纯粹意义上的一个养分输送通道。在国外,剪断脐带通常是作为一种神奇的仪式,由孩子的父亲进行的。不用担心美观问题,因为研究表明断脐时候的断面跟宝宝日后的肚脐形状没有关系,这只取决于遗传因素。 关于断脐先后的问题,妈妈们的认知出现过两次戏剧性的转变。最初人们都主张新生儿出生之后立即剪断脐带,因为担心晚剪脐带会导致婴儿感染黄疸或罹患红细胞过多症。后来科学研究表明这仅仅是一个误读,出生后新生儿脐带晚剪断两分钟,反而能够使脐带中的造血干细胞更多的流向新生儿,这些流向新生儿的脐带血中含有的铁元素能够保证宝宝在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贫血。

5、 打预防针:不怕疼我很勇敢 宝宝在出生之后的24小时内,必须接种两支疫苗,分别是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第一针。很多新手妈妈很疑惑:为什么我的宝宝打预防针的时候完全没有哭呢?是因为他是个勇敢的宝宝吗?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另外一些妈妈则反映她们的宝宝在打完针后象征性地哭了一两声。 事实上,5个月前宝宝打预防针不哭或者延迟哭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小宝宝的末梢神经发育还不完全,对快速尖锐的刺激没有大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