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实际中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我的一个例子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在家里忍不住会和孩子发火,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肯定.今天,我继续就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一个例子探讨一下在实际当中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忍耐有时是必须的,是防止情绪失控的一道防线
很多家长对发火的控制方法是忍耐,这个朴实的方法虽然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虽然只靠忍耐会常常失败,但有时是必须的。
我是一个情绪调节得很好的人,大多数别人会发火(同时细细思量,其实不该生气)的情况下,我还比较淡定,不大生气。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有一些不应该有的火气。因为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而直觉式思维自然难免会有不合理的时候(不合理的认知自然会导致不良的情绪)。
幸运的时,我养成了忍耐克制的习惯,当认知不合理而心里有火气的时候,我会先克制一下。不然随心所欲发了火,可能会伤人,自己也会懊悔。
二、如何在实际中逐渐学会调节情绪
忍耐是需要的,但对于经常烦恼、愤怒的人来说,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最稳定、有效的方法是认知疗法。你的认知直接导致了负面情绪,所以从核心思维和自动化思维两个角度入手,分析情绪背后的不合理思维,通过自我思辨,形成合理的认知。
在你要发作的时候,先忍耐一下,思考自己的认知是否合理。事后再进行反省,借机改变一下不合理的认知。经过多次这样的磨练,合理的认知就会成为新的习惯性思维,以后遇到此种情况它自动出现,就不会生气了。
另外,多次这样做之后,也就养成了在有火气的时候先忍耐一下,去思考自己的直觉式思维是否合理的习惯,对于当场控制情绪也是很有益的。
三、我的例子
我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磨磨蹭蹭,很不专心,经常写到晚上九点多钟。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她这样,有些着急,有时就会忍不住冲她吆喝两下(不合理认知:孩子不懂事儿),甚至恨得牙根痒痒,想揍她几下才解气(
,相信很多家长与我有同感吧)。好在我忍耐的习惯还比较好,当时也马上说服自己不能打骂,因为打骂只会更让孩子厌恶写作业,更加糟糕。但是忍耐和克制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所以,我开始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女儿其实是想写好作业的,但她上学之前没有学习认字,数学也没大学过,而且一直是左撇子,刚刚练习右手用笔才半年,所以完成作业来确实有一些难度。而自己不太擅长的事不太爱干也是人之常理,如果大人一批评,她就会烦躁,想撂挑子不干了。另外,写过作业这事儿,还没体会到乐趣,自然不能吸引她。而且刚上学,还没养成习惯,所以自然要费劲儿一些。
分析了原因之后,我就对她写作业的表现理解了,心想不是孩子不懂事,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也会这样(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形成合理的认知),所以也就宽容了,也就不生气、不着急了(合理的认知形成习惯,自然会有良好的情绪)。静下心来想了一些办法,对症下药,逐渐地改变了孩子。到了期末,孩子写作业就已经很专心,也比较快乐了(参见理解孩子,从孩子学会专心写作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