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中考命题趋势之化学:计算题弱化计算
今年中考的命题将更加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更重视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一、研究命烙疋艘烯题,发现规律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和对“市调研测试”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今年中考的命题将更加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更重视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命题的思路,发现和把握试题体现学科特点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维规律与常用的方法,以使我们做好最后的复习,更有信心迎接中考。
密切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化学的应用性
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热点问题如能源、环保等。联系实际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市模”的化学试卷中,尤其是今年新增加的简答题,就是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千万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遇到联系实际的题目时先想清楚这是哪方面的问题,我能用哪方面的知识或化学观点来解释回答。而且一定要用初中教材中学过的内容,绝不会超出教材及课标,所以回答问题时只要有信心并能找准试题涉及的知识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注重过程方法,关注试题的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启迪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和方法。例如“市模”中一道题是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比较、归纳总结两分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信息处理题和实验题等都是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实验等能力的考察。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切忌“就题论题”,很多同学复习时不注重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只是在记录和记忆答案,存在着老师讲过的题会,没讲过的就不会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也应注意复习的过程,多动脑筋考虑并归纳总结解析题目的思维过程,最后的答案自然水到渠成了。
加强化学实验,体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科学探究的主要手段就是化学实验。以化学实验为切入点,考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如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由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最后是解释结论和反思交流。对化学和实验的复习应该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化学实验一方面考察基本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考察实验探究和设计,具体内容有实验基本操作、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进行安全操作、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等。
计算题弱化计算,强化探究分析过程的多元化
二、研究复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教科书
建议同学们把书读两遍:第一遍先像读小说一样从开篇第一页读起,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一道习题都不放过地通读一遍,先在心里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找出前一阶段因只重视一些重点问题而忽略的一些小问题,尤其遇到特别不熟悉或有问题的地方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明白,可以查笔记、问老师,总之书一遍读下来应该不留“尾巴”。第二遍读书时手里就要有考试说明了,拿着考试说明逐项的对照,有了第一遍读书的基础再看考试说明时,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找到每一个考点在书上的具体位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
注重基础知识并关注热点问题
平时反复练习的基础知识是考试中分值最大的重点内容,任何时候都要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联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热点,因此在复习时也要给与足够的关注。比如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并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复习,尤其是读书时,可以将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作整理。
把握课堂、提高效率
到了后期复习阶段,总有学生放弃课堂的老师讲解,人在课堂,有时却一心二用,没仔细听课却还以为自己节省了时间比别人多做了题。陷入题海中的学生,减少了思考总结的时间,效果不会好。其实综合复习阶段才更应该把握好每一节课,老师这时讲解的都是点睛之处,认真听课并且会听课的学生才是效率最高的学生。课堂上不仅听,还要多思、多问。不要只做记录员,老师说一句就记一句,一定要听清楚老师拿到这道题怎么分析的,从什么地方入手解决的,用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把学过的知识变成试题的答案回答出来,怎样完整地回答问题等等。
善于整理、查缺补漏
中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应该把以前做过的练习、总结的笔记和复习要点拿出来重新整理一遍,重点看曾经做过重点标记的内容和用红笔改过的试题,这种整理可以使你把不是很扎实的地方彻底弄通。另外通过各区及学校的模拟考试来查缺补漏,遇到不会的题型或不会的知识点一定不放过,最后的这项工作会使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