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备考mba经验分享(非常详细)

2025-05-25 08:43:55

去年2012年9月下四菖秘奈旬,我开始了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复习备考之路,其实正常来说9月份才开始备考稍微有些晚。一直到2013年7月初,我才正式筠臾毁秕拿到录取通知书。整个过程十分复杂曲折,所以我决定写一个详细的攻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1.面试篇

首先,报考人大MBA必须知道人大对学生的要求。人大招生官方的表述我就不多说了,网上有,基本上报考的人都知道。考MBA最重要的是两道关卡,面试和笔试。过了这两道关,就基本胜利在望了。面试方面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人大现在实行的是三加一的模式。也就是三次提前面试,一次正常批面试。提前面试大概在每年7月,9月,10月举行,正常批面试是参加完一月联考并且达到人大自主划定的分数线后可以参加的面试。人大每年招收人数在370人左右。许多人总会问我,每批面试招多少人,招生比例多少。其实这个基本上都没有人知道,商学院的老师有时候也是看情况,没有很固定说一定要每一批招多少人。但是老师肯定会控制通过面试的人数稍微超过规定人数,因为每年都有一部分人放弃或者最终笔试没有通过的,这样平衡下来差不多能稳定在370人左右。还有需要更新的说明,大家可以参考如下几个网站,把里面的内容好好看看,你会发现很多信息点,在这里我不再赘述你自己可以查找到的内容。

人大商学院MBA中心网址(招生公告页面)

http://mba.rbs.org.cn/enrollnews.php

人大考生服务系统(需要注册)

http://mbaenroll.rbs.org.cn/Account/LogOn?auth_controller=Main&auth_action=Latest

很多人会想知道人大在招生的时候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使用什么样的标准?关于招什么类型的人,商学院的领导多次在媒体上也说过,人大招收两种人:一是有优秀管理经验的人,二是有管理潜质的人。也就是说,其实年龄和工作经验并不会对报考考生产生过多的限制,你可以是刚毕业三年的大学生,也可以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中层。但是无论你是哪一类人,你在工作中必须要有拿的出手实实在在的例子证明你的能力。

所以,一方面,认清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很重要。有管理经验的人要稍微好一点,因为无论是很自信还是很谦虚,最终面试只要证明能力就能通过。而想证明自己有潜质的就比较麻烦了,潜质这个东西,说实在的真不太好去证明。这个时候,你需要深挖自己仅有的几年工作经验,利用简洁的语言凝练出来一些亮点,这样才能最终打动面试的老师。

另一方面,申请面试材料的书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写材料要对症下药,言简意赅,不要啰啰嗦嗦罗列一堆有的没有的内容进去。人大的面试申请材料有固定的格式,去考生系统里可以下载。材料其实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人信息,另一个是一些问题需要你回答。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么几个简短的小问题,能不能拿到面试资格,很大程度上也会决定你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从格式上来说,人大的材料是限制字数的,罗里吧嗦的基本上还没写几个字就占满了。所以要尽量精简,要突出重点为好。推荐大家使用1. 2. 3.这样的格式,分层次叙述。这样既可以帮自己梳理思路,又可以很清晰明了。总而言之,材料的书写遵循的原则就是:有亮点,无废话。

其他的材料大家按照说明准备就可以了。人大会给出很详细的说明。

下面我想谈谈面试当天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先说一定,市面上所谓的人大面试考题全是扯淡。老师的问题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材料有针对性的问的,没有各种所谓的管理知识考察之类的东西。所以好好熟悉自己的写的材料才是王道。

人大面试分为两部分。首先是7个人一个小组进行组面,内容大体是案例分析。然后是按顺序个人面试。个人面试,老师会先用中文询问,结尾用英语随便问几句。英语不好的童鞋多准备准备个人自我介绍,英语好的同学尽量把自己的材料也都准备准备,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问难度不同的问题。这里我可以跟大家说,英语好不是必要条件,大家不用紧张。当然,如果报国际班的话另当别论。

组面的攻略就是两个字“和谐”。大家尽量统一意见,最好不要出现奇葩式的选手,要么把自己当成主持人,要么把自己当成是反对派。这样只会让大家整体分数都下降的。案例分析一般都会有相应的问题,不会随便让你瞎侃。最好是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忌讳的是每个人云里雾里的谈,结果连问题是什么都没看。

个人面试最重要就是你的个人简历和职业规划。老师会很重视你是否清楚自己将来想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当然,老师首先会用询问,诘问,反问等等各种方式质疑你材料里写的内容,然后会通过你的回答来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做过这些工作。要知道,这些面试的老师可都是人精,想吹牛瞎侃的人还是稍微收敛点,不然很容易露出狐狸尾巴。总之,个人面试的准备方法只有一个,熟悉自己的材料,提前想好应对方法。因为老师不认识你,他只能通过材料来了解你,所以他的问题必然也和你写的东西有关联。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材料很重要。你瞎写的代价也可能是让你面试的时候不知所措无从回答。

英语面试前面已经说过了。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我个人建议,你坦诚一点,实在不会就告诉老师回答不了就行了。不要解释太多,言多必失。

说一个最经典的面试例子:曾经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同学面试的时候胡吹自己看过什么书。面试官会问,那你给我们讲讲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这个同学估计当时就傻眼了。这样的例子也警示我们,不要把面试官当傻子,还是踏实一点更好。

2.笔试篇

平心而论,专业学位的笔试算是很简单了。大家只要努力了,一般过国家线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国家线每年在150到160左右徘徊。换言之,300分的考卷你拿一般分数就能过,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已经相当容易了。这里要注意的是,国家线不仅有总分,还有单科线。如果单科没过总分过了,仍然是没过的。举个例子,某人考试总分170分,综合160,英语10分,当年国家线是总分150,综合90,英语42。这种情况这个人即使过了总分线,也会因为英语不合格而算作没过线。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还是要均衡一下,不要太偏科。

笔试的内容,我们不妨拆分为如下几个模块:数学,逻辑,写作,英语。

在考试之前我听过这样的论调:数学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去,英语决定你能不能上。解释一下,就是数学考好了,分数会上升到一个相对比较保险的位置,分数会比较高,数学考不好,分数会相对较低一些。而英语考好了分数也会上升,但是英语考不好,你就没学上了,因为正如刚才的例子,英语没过线仍然没学上。

这里突出了一个问题,综合三科之间是可以互补的,一科不行另一科能补上。但是英语是单独一科,考不好就真的全完蛋。所以,英语的学习一定要重视起来。所幸管理类联考中英语并不是特别难,努力一下还是能有很好的收获的。

联考的核心就是快而准。英语还好,综合简直就不是给正常人做的。三个小时时间每次还有很多题写不完,让人很是郁闷。所以对于综合来说,提高做题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单科来看,数学基础方面,我一直认为是很多人不太重视的地方。我所说的基础,仅限定于联考当中的基础题。我在备考过程中经常观察周围备考同学们错误的地方,我发现自测的时候成绩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基础题的分没有抓住。在备考过程中,对于数学来说,一定要从简单题做起。直到你可以看到题就能立刻想起思路,一动笔马上就能出答案,并且一定要算对。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简单题型。有很多人认为一动笔马上出答案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你没有用心,不愿下功夫。在联考中的简单题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方法,是不会有做不出来的情况的。

逻辑基础方面,应重理解,少做题。逻辑题没有理解透彻,做再多也是白费。因为你会发现做到后来基本也就是靠感觉了,没有任何提高。逻辑是从国外照搬过来的,汉语不像英语,有的外在结构的逻辑形式,因此要学会抓文字中的主干,像公式一样去推算,不能凭借语义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逻辑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

写作基础我没有太多可讲,因为写作的主观性太大。我只想强调,写作一定要写,而且每部分最少要写够10篇以上。一是练字,二是熟悉写作模式。提笔忘字大家都有这样的情况,写写就好。

英语基础非常重要。其实我到最后时刻还在每天不停得过单词。有些人会去培训班学习各种方法,其实我也学过,但是我发现,这样根本不足以拿到高分,只能保证在分数线上下的样子,考试的时候还是很不顺。所以单词仍然是重中之重,试想,即使有了好方法,你单词都不认识,那还有什么悬念。单词背诵给大家推荐一个app,叫拓词。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试用一下,我个人使用的效果非常好。词库就用研究生考试词库就行,差不多的。

最后再讲一下策略。其实我最想写的就是策略。运气好的话,好的考试策略说不定能挽救你岌岌可危的基础。

首先,有多少人一直说,写不完考卷。那么我想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完考卷?写完了一定能过线么?我相信大家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你能做的,就是用仅有的能力实现最大化的分数收益。简单打个比方,就是什么简单就先写什么,不会的扔一边,最后再统一处理。

其实这个策略大家都知道,不新鲜,但是一考起试来就全忘了。我想强调的是,请你在考试的时候果断的放弃一些麻烦,虽然这样做会让你心慌,但是你必须让自己沉住气,把压力放到考试以后再释放。

其次,时间安排也是有策略的。你必须给每一部分都分出合理的时间,保证每一部分的答题时间。这也是你控制自己来尽量完成所有简单题的保障。我自己的标准配置时间是1个小时数学,50分钟逻辑,50分钟作文,其他多出来的就要算到耗损时间里,因为你还要涂卡,天知道监考老师会不会很奇葩得搞出别的什么花样耽误十几分钟时间。顺序也是数学,逻辑,作文。很多人会把作文放前面,我的个人习惯是按顺序做。但是我敢把作文放后面,是因为我哪怕数学只写了1道题,也会在1个小时后果断开始写逻辑,放弃数学。严格守时是你完成绝大部分题目的保障。

罗哩罗嗦说了一堆,其实所谓的经验,也大都是以前很多人分享过的了,我结合自己的情况稍微总结了一下,路还是自己走出来的好。最后再讲一下复试的情况。

大家比较关心的复试英语听力和政治笔试,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2014年没有变化的话,政治是人大给定的范围,每年都不一样,内容不多。一般都是给100条时事政治和划定几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大家随便背背就过了,很简单。英语听力是VOA常速听力一篇加四级听力考试。基础好的可以练习听六级。基本上你认真准备的话复试很好通过,不用担心。

至于正常批的面试复试,请参照前面复试的内容准备,内容一样。其实透露一下,正常批的通过率很高,建议觉得可以用成绩拼一下的同学不要随便放弃正常批。

最后再做个最终总结吧。其实很多人会纠结考人大还是北大,或者是清华。其实你需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学费。人大学费虽然不菲,但是也比北大稍微便宜点,如果经济转不开的同学可以比较一下报考。二是你需要的是什么,人大和北大清华比是有差距的,但是并不妨碍你能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朋友。如果今年北大清华没过,有心理阴影总想弄个第一当当的人,还是考虑好再报考人大,毕竟每天都觉得自己排第三就难受的话,其实还不如再等一年再报北大呢。人大的考生服务没有北大清华做的好,这点也是事实,但是人大本身的教学质量摆在那里,如果为了学到真正的管理而忽略这些,其实也未尝不可。

差不多能想到的都写下来了。在此,预祝各位备考考生明年考试顺利。谢谢看完这篇文章的各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