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清原生家庭对自我成长造成的影响
1、首先,来看一下,原生家庭的父母指的是谁?心理学意义上的原生家庭父母指的是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陪伴和抚养自己长大的那个抚养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原生家庭的父母可能是由养父母,继父母,或者是抚养自己长大的姑姑,伯伯,舅舅,阿姨,等成年亲属来担任。

3、作为孩子,当他总是可以体会到父亲或母亲的悲伤和愤怒,并且把它视为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却又总是感觉陷入父母之间的冲突拔不出来的时候,怀着这样难言的纠结和痛苦,他们就会想办法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特别是在选择毕业或工作的安排上。因为在心理上无法解决与父母的这种纠结,他们就选择在地域空间上的隔开,与此同时情感也被阻断了。而我们通常会将情感阻断错认为是成熟。我们把和父母的分离作为一种成长的标志,通过保持跟家庭的独立来衡量自己成熟与否。原生家庭在我们心里,始终是巨大痛苦的来源。我们因为要逃离原生家庭,因为要逃离跟父母的那些纠结和融合,我们就把情感阻断了,并且把这一现象视为成熟,这其实是一种“假成熟”,但是我们认为自己真正的独立成熟了。其实真正的成熟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5、如果一个人和原生家庭父母之间存在心理上的联结,和不分化的话,他就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失去自我控制。他们的生活和情绪完全被周围人对他的一个情绪反应所控制了。有时候,他会过多的向别人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的渴望别人能了解自己,并且过度的依赖别人,希望他人在本来应该自己做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决定。另一方面,他也会过多的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一种可以跟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需要参与别人很私人化的决定,也就是说自己的边界,边界感不是很清晰,他们给其他人的感觉通常不是顺从就是逆反,看不出很独立的自我,这样的人容易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人的感受混为一谈,很难保持一个自主性。当面对很焦虑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你问他是怎么想的,他会说自己的感觉;如果你问他相信什么?他会说那些他听到的别人的说法,而不是自己的主见;和这样的人互动的时候,他通常是要么就同意你所说的一切,要么就是每件事都要和你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