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1、这种反差之所以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很大原因是在第一种写作上,那时孩子们的心灵是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第二种状态则是想写好却不知如何去写而导致的痛苦不堪,遭受着百般的煎熬。孩子不能自由的写作,不能在写作中得到内心的快乐,所有的写作训练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能让孩子讨厌写作。关键是我们让写作也应充满乐趣。

3、帮助选取材料,感悟作文。这是我和学生们一起研究作文素材的过程。这样作文之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不再是那么没劲了,学生们也感觉到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写起来也不难了。有时我还利用讨论,辩论,体会形式进行表达,感悟。比如,我曾就“孤独”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学生们也是兴趣盎然。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一点也不感觉到难了。

5、化有形为无形,提升作文的深度。我们还以上面的“声音”为例,学生注意到的大都是表面化的,如汽车的声音,人的声音------其实这些声音都流于表面了,写起来不好写,看似有材料可写,但真正写起来往往会陷入一个内容不具体,大白话,车轱辘话的怪圈里,使得作文了无生趣。如果化为无形,例如《四季的声音》我们以春天小草出来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夏天下雨的声音,蝉鸣的声音------,秋天露水打湿庄稼的声音--------冬天下雪的声音--------透过外在的去看他们内在里面在想什么。这样就会提升作文的深度了,能让学生最大化的进行思维想像。

7、,加强提纲性训练,训练文脉。运用课内课外优秀文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详略,结构,技巧,首尾作用等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列提纲把握文章内容,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就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列,比如某一篇文章,我不求统一,列的提纲只要有道理就行,他们只在能通过列提纲让人看懂文脉,结构就行。

10、课后我反思,作文不一定天天练,学生能写好提纲就能写出好作文,能写出好作文就能列出好提纲。于是我就在平时更格外的关注这一点了。后来,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看掌握作文技巧,我还编了几句顺口溜,让学生常记作文技巧:
11、以上是我的几点认识,我认为只要我们像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就会“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啊”了,能发挥出自己作文水平就好多了,让他们对作文也充满乐趣,那我们心也没有白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