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以勤俭为本。出自哪,如何解释
出自《格言联璧·齐家亿姣灵秀类》,为清代金缨所编。
“治家以勤俭为本”意思是:勤俭节约是管好一个家庭的根本所在。
节选原文: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尸园拽诟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译文:
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对子女来说,世上没有不对的父母;对兄弟来说,人生最珍视手足之情。
用父母的慈爱对待手足,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友爱的兄弟了;用祖先的仁爱对待同宗,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和睦的宗族了;用天地的博爱对待别人,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敬爱的百姓了。
国君用天地广博的襟怀对待百姓,人们用父母慈爱的心田对待别人,那么天下就没有难以统一的思想了;大臣把朝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业,奴仆把主人的事当成自己的职责,那么天下就没有难于专一的事业了。
扩展资料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类、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
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