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的种植方法
1、鸡腿菇又名毛头龟伞,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科鬼伞属,鸡腿菇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鸡腿菇袋的生活条件:3、湿度: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培养室空气湿度为70%,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0%,低于60%菌盖鳞片反卷,高于95%易感染病菌。4、光照:发菌阶段要求黑暗环境,当菌丝长满后,散射光可促进菌蕾分化,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强散射光,子实体生长具有趋光性。

5、拌料:1、培养料特别是主料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优势而定,结合当地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因地制宜,尽量降低投资成本,如棉籽壳,玉米芯,花生壳等,这里仅以棉籽壳为例,配方为:棉籽壳85%,麸皮10%,过磷酸钙1%,石膏2%,石灰0.5%-2%,料水比为1:1.2--1.4,拌料时应做到主辅料均匀,干湿均匀,酸碱度均匀。拌均匀后建堆发酵。2、培养料发酵:拌好料后建成龟背形料堆,用木棒在料堆四周和顶部分别每隔20-30cm处打孔,培养料一般一天翻一次,不过应结合天气和温度而灵活撑握,如在高温季节拌料建堆时要用纺织袋遮盖料面,以防蝇虫在料中繁殖。

7、拌料:6、出菇期管理:覆土后2-3天菌丝开始生长,逐渐向土中伸展,7天后菌丝长满土面,这期间不要喷水,保持湿润就可以,待菌丝长满土面并开始形成“小米粒”时喷一次出菇水,喷水后2-3天原基出现,进而分化菌蕾,这时要在菇房内喷一次消毒液进行空间消毒,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加强通风,增加氧气含量,温度应保持在16-20℃之间,过高会出现“鸡爪菌”,过低会影响出菇,空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如低于80%以下应在空间喷水,尽量不要直接往菇体上喷水,以防引起病害,鸡腿菇一般覆土后15天左右开始出菇。7、采收标准:子实体高5-12cm,菌盖直径1.5-3cm,用手捏菌盖时,如结实有弹性,即可采收,采收后,可停3-5天后把菌袋翻过来种植另一面,方法与第一次相同。采收时由于鸡腿菇生长参差不齐,应注意保护个体较小的菇体,用手按住子实体一侧覆土层,另一手捏住子实体轻轻摘下,也可以用刀片切掉,采后放入筐中鲜销或加工出售。一般可采3-5茬且前两茬产量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