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管理的实施对象

2025-11-28 23:09:34

1、在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管理5个M:人员(Manpower)、机器(Machines)、材料(Materials)、方法(Methods)、测量(Measurements)。

2、人员

(1)凡是与现场工人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应展示在岗位上;

(2)生产线上谁缺席,由谁来代替他的工作?都应在现场做成“目视化”;

(3)现场作业人员的技能范围、技能水平应在现场公布;

(4)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规定穿戴不同的工作服和工作帽,方便管理。

3、机器

(1)管理人员如何知道机器正在制造合格的产品?但看到一部机器停下来,必须知道是为什么?是换模具而停机?还是因质量问题而停机?或者是因机器故障而停机?

(2)要采用与现场工作状况相适应的、简便实用的信息传导信号,以便在后道工序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停止生产,不需要前道工序供应在制品时,操作人员看到信号,能及时停止投入;

(3)如果是故障停机,巡回检修工看到后就会及时前来修理;

(4)润滑油的液位、更换的频率和润滑油的类别等都必须标示出来。

4、材料

(1)按定置管理的要求,采用清晰的、标准化的信息显示符号(标志线、标志牌和标志色等),将各种区域、通道,各种辅助工具(如料架、工具箱、工位器具、生活柜等)均应运用标准颜色标示出来;

(2)物品码放和运送实行标准化。例如,各种物品实行“五五码放”,各类工位器具,包括箱、盒、盘、小车等,均应按规定的标准数量盛装,这样,操作、搬运和检验人员点数时既方便又准确。

5、方法

(1)凡是与现场工人密切相关的操作程序图、工艺卡片、安全注意事项、质量核查点等都要展示在岗位上。

6、测量

(1)计划指标要定期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列表张贴在墙上;实际完成情况也要相应地按期公布,并用作图法,是大家看出各项计划指标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2)生产任务与生产进度、质量改善目标、生产力改进、停机时间、意外事故等内容要以图表的形式在现场里展示出来,以促使集体和个人都能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0
  • 阅读量:79
  • 阅读量:90
  • 阅读量:152
  • 阅读量:167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