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父母情绪化,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1、这样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无孩子的情感需求。因为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生理需求,而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很多孩子在心中会有很多困惑,我不缺吃不缺穿,父母什么都满足我,可是我为什么高兴不起来?

3、孩子内心会形成孤独感。因为自己内心从来没有被自己感受过,自己在父母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安全感。因为自己的父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情绪反长,所以说自己总处在一个担惊受怕的情景,当自己从小不信任父母,长大了也就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5、过度关注于父母和别人的感受。在这样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如果自己关注自己自己内心就会觉得内疚,因为她没有学会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所以遇到一个不成熟的沮丧的父母,孩子也一样会用不高兴和父母保持同步。因为如果妈妈不高兴,我高兴,我就不是一个好孩子,我就不是一个能够体会妈妈感受的孩子,或者说如果妈妈不高兴,我高兴,我就是一个坏孩子。父母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7、自我检讨。很多时候,我们情绪爆发并不是因为当下的事件,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就积累了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工作、身体不适或者家庭矛盾等等。孩子的行为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但这对孩子是相当不公平的。他会觉得家长莫名其妙,“我以前也会这样做,妈妈今天怎么就发这么大火呢”?所以,和孩子沟通前,我们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任何负面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也就是在和孩子沟通时就事论事。

9、 接纳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之所以会让我们怒火中烧,是因为在大人眼中他们的行为出现了偏差。事实上,他们有些行为是正常的,只是不符合父母的要求而已。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世界中的“对错”和“是非”的界线并不清晰,需要父母以言行帮助孩子辨析建立。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制止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所处阶段,倾听和解读孩子,然后使用孩子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辨别对错、划分是非。

11、冷静3分钟。人在生气的时候,往往会口不择言,这样只会让父母和孩子的矛盾更加激化,此时,父母不妨给自己和孩子3分钟,这样能缓解双方激动的情绪。这3分钟里,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浅浅的呼吸,当注意力分散时,我们深呼吸,重新专注在呼吸上,当我们全身心地把注意力维持到3分钟,没有走神,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负面情绪已经在慢慢消失。

13、暂时离开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情绪过于激动,不要陷在当前的矛盾里,不管它多大,你可以吼几声,但不要恋战,先离开现场,换个场景。到外面溜溜弯儿也好,到隔壁房间自己静静也好。纠缠,争执,很容易让情绪化的人渐趋失控。可以暂时离开孩子,等情绪稳定后,再继续跟孩子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