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少易患结肠癌 怎么平衡肠道细菌群

2025-05-09 11:43:29

  正常人体内的肠道细菌重量可达到1-1.5千克,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细菌保持着肠道的生态平衡。如果肠道细菌不够多样化,还会增加罹患直肠癌的风险。肠道细菌的多样化和平衡状态对于肠道健康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可以让肠道细菌和谐相处?

  人体内生活着大量共生细菌,其中大部分在人的肠道里,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最近研究还发现,如果肠道细菌缺乏多样性会增加罹患直肠癌的风险。肠道细菌平衡如此重要,你应该怎么做?

 肠道细菌少易患结肠癌

  在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肠)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

  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包含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到10的14次方个。而一个成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为10的13次方个,也就是说,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但是不用担心,数量如此庞大的细菌并不会伤害你。相反,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结构保持相对平衡,有益菌和有害菌相互作用才可以更好地保证你的肠道健康。美国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中细菌的多样化程度要低于身体健康的人群。所以,肠道细菌缺乏多样性反而会增加人们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

立健小贴士

  临床研究发现,结肠癌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低下,双歧杆菌量少可能同发癌有关,食用异麦芽低聚糖对结肠癌的预防有一定作用。有些双岐杆菌(包括死细胞,代谢产物)具有很大的免疫刺激作用和抑癌作用,可活化巨噬细胞产生IL-1,IL-6,INF-α等多种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并增强其杀癌、抑癌能力,刺激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而增殖。食用异麦芽低聚也可以调节肠道细菌的酶活性,腐败细菌产生的B一葡萄糖醛酸酶、偶氮还原酶、硝基还原酶等具有催化前致癌原转化成为致癌物的作用,通过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可有效降低这些酶的活性。

异麦芽低聚糖也能同一定的毒素、病毒和细菌表面结合而作为一种免疫佐剂,可减缓对抗原的吸收,增强抗原的效价和人体体液免疫力,并且异麦芽低聚糖本身也是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减少癌变机率。广药集团生产的立健三清冲剂含有高纯度(高达90%)、高含量(每包净含量13.5克)的异麦芽低聚糖。每天喝1-2包立健,能够满足肠道益生菌每天所需。

 肠道菌群组成

  有益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

  胃肠道的细菌数量最多,主要有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三大类。

  简单来讲,有益菌是肠道菌群中的“正能量”,以双歧杆菌、乳酸菌最被人熟知,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抑制有害细菌。

  俗话说“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肠道菌群的小世界内还有有害菌,例如沙门氏菌,它们是正常存在的,与有益菌对抗,一旦大量生长就会引发疾病。

  条件致病菌说好听“中庸分子”,说难听是“墙头草”,例如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积极作用,也是身体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一旦失控就会引发健康问题。

肠道三类菌

  谁多谁少都不好,均衡存在才OK

  肠道菌群是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这三类不同细菌相互依附和作用形成的。

  肠道菌群的正常运作、良性竞争是有好处的。首先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素,并促进蛋白质、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其次是利用菌群的竞争机制,形成人体的抵抗力。当外来细菌入侵人体,肠道菌群与之竞争,有益菌够“强壮”的话,有害菌会被淘汰出体外,不影响人体正常运转。

  肠道菌群均衡失调,人才会出问题。有益菌敌不过有害菌或条件致病菌时,表现为细菌感染,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发烧等胃肠道疾病症状。肠道菌群的长期失衡会影响人体健康。

  经常吃超市食物、快餐、泡面等垃圾食品的人,好菌几乎都被消灭,免疫力较差,糖尿病风险高;长期只吃红肉的人,产气荚膜梭状孢芽杆菌(属有害菌)过多,免疫力降低、大便发出恶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风险高。

如何平衡肠道细菌?

  1、抵抗有害菌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经常被提及的引起食物中毒的“明星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亦是如此,人类无法与之完全隔绝。这些细菌是食品安全的检测指标,日常生活中食物保存不当、加热时间不够、食物变质腐坏,都有可能产生这些有害菌。

  【常见有害细菌及其食物来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类:有害菌

  来源:外来摄入。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见于淀粉类食品中,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牛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食物中也存在。

  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十分常见,细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进食可发生食物中毒。100℃30分钟仅能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不能破坏肠毒素,因为肠毒素耐高温、耐酸、能抵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因此煮沸了也不能幸免,只能避免摄入不新鲜食物。

  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起病急,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失水或虚脱。

  沙门氏菌

  分类:有害菌

  来源:外来摄入。细菌容易在肉、蛋、家禽、西红柿、甜瓜等食物间传播。

  特点:沙门细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能在食物上存活很长时间,且在22℃-30℃时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在冰箱中可存活3-4个月,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

  作用:沙门氏菌中毒有明显消化道症状,且伴有发热表现。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分类:有害菌

  来源:肠道菌群中存在,也存在于粪便之内,是粪便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指示菌。

  特点:污染牛肉、火鸡及肉鸡等食物后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

  作用:摄入后10-16小时,出现严重腹痛、水泻、恶心症状,可能伴随有呕吐、发热。

 2、摄入有益菌

  利用细菌的特性,摄入对肠道有益的菌群,培养强壮的肠道菌群、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见有益菌及其食物来源】

双歧杆菌

  分类:有益菌

  来源:肠道菌群中存在,可以通过从外来摄入补充,如富含双歧杆菌的酸奶;谷类、豆类、海草等含有丰富食物纤维的食物,就具有帮助双歧杆菌繁殖的作用。

  作用:双歧杆菌被称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随着年龄增高而降低。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消失是不健康的一个标志。研究表明,这种有益菌能够增强免疫力、调整肠道菌群、降低胆固醇。

  乳酸菌

  分类:有益菌

  来源:肠道菌群中存在,可以通过从外来摄入补充,牛奶,乳制品,还有酸菜,泡菜,还有醋,或者醋酸饮料,美人醋,豆浆,苹果,葡萄,樱桃,还有各种乳酸菌饮等等,都是不错的补充来源。

  作用:乳酸菌是一种重要的有益菌,可以促进营养吸收、产生营养物质;具有改善人体胃肠功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的功能,维护人体健康;抑制有害菌,形成抗菌屏障和提高人体抵抗力。

立健小贴士

  广药集团生产的立健三清冲剂含有高纯度(高达90%)、高含量(每包净含量13.5克)的异麦芽低聚糖。每天喝1-2包立健,能够满足肠道益生菌每天所需。坚持用立健调养肠道,可以大幅增殖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道原动力,从而有助于解决便秘、腹泻、腹痛、肠炎、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衡、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

 3、增强抵抗力

  人体抵抗力下降会导致肠道内有害细菌迅速增殖,有益细菌活力不够,导致肠道菌群比例失调。

  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做到:

  ●注意饮食结构,抵抗力低的人往往饮食单一,有的人不喜欢蔬菜,整天大鱼大肉的。有的人则很少摄入肉类食物,基本上素食结构。这两种情况都容易造成抵抗力降低。

  ●勤锻炼,好的身体,往往是那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才具有的,有些人先天素质很好,但由于缺乏锻炼,身体会变得越来越糟。

  ●注意作息规律,人的身体节律由生物钟控制,晚上11点时是排毒的最好时间,这时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可以增强身体各种机能。

 4、合理饮食

  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共生菌比例下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

 5、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便秘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制约某些细菌的增长,造成菌群的生存环境失调。日常生活应该注重纤维素的摄入,以促进大肠蠕动。

 6、不可滥用抗生素

  患有感染性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作为医生,应减少无指征地使用抗生素,反对凡感染性疾病一律使用广谱、高效型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7、不宜食用过多的动物类或过精细的食物

  因为这类食品中少含纤维素,纤维素不足不利于大肠的蠕动,易造成便秘。而且,这类食品多系酸性食物,经人体代谢后,可致肠道内形成酸性环境,不利于有益菌群的繁殖。而应注意多食用粗粮、豆类、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碱性食物。

 Tips:肠道菌群失衡五大原因

  肠道细菌群的平衡状态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则会扰乱肠道的“和平世界”:

  1.长期饮食不均衡。例如过多摄入肉类或蔬菜、长期吃不健康食品等。

  2.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降低抵抗力,使条件致病菌“变坏”,或摄入有害菌过多,肠道菌群失衡,出现腹泻症状。

  3.年龄增长。随年龄增长,部分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身体免疫力减弱。

  4.使用某些药物。过量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

  5.胃肠功能障碍。器质性原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也下降。

  6、便秘等因素。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制约某些细菌的增长,造成菌群的生存环境失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