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光伏组件安装注意事项
1、双面组件安装要点:1、组件接线盒位置、线长、组串接线方式2、压块位置、大小3、组件支架不遮挡背面电池片4、组件高度与倾角5、组串接线优化
2、组件接线盒位置、线长、组串接线方式首先是接线盒在组件中间位置的双面组件,这种形式多为半片的组件,在敷设形式上可分为横向双排、横向单排、竖向单排以及竖向双排。这里主要列举了其中3个,需要注意的是,在横向排布中上下组件方向一致,相邻组件方向相反,这种方式要求组件电缆长度要在1.4~1.5m左右。竖向单排组件电缆就可以短一些,竖向双排会在上下组件连接时增加一根跳线,在前期估算是不要把它遗漏了。
3、压块位置、大小压块应用在光伏项目上由来已久,对于有框双面的安装可以直接参考常规组件进行,我这边主要是针对无框双玻的压块安装。60片电池的组件一般建议压住组件的4个点,72片电池的组件一般建议压6个点,具体位置根据不同尺寸的组件会略有不同,压块的尺寸也较常规的尺寸要长一些,一般要求在150mm左右。跟踪式支架需要注意的是转轴尽量在组件与组件之间,减少背部遮挡。
4、组件支架不遮挡背面电池片在支架结构设计时,支架构件不能横穿组件电池片区域,只能在组件边沿设置斜梁、檩条及连接辅件,同时逆变器安装位置也不能在组串背后,而应该安装在组串侧面,避免影响到组件背面的反射光。
5、组件高度与倾角根据模拟,反射率越大,离地高度越高,背面增益效果越明显,当组件离地高度在1m以上时,背部接收到的辐照度趋于稳定。建议组件离地高度根据实际环境可选择在0.3-1m之间。 常规形式安装时,建议采用当地最佳倾角。除了我们一开始谈到的不同材质的地面会影响背部增益,不同的离地高度对应的增益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幅图就反映了双面组件背部增益与组件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对应的增益上升幅度是放缓的,结合基础成本考虑,我们一般建议组件高度不要超过1m,可以在0.3~1m范围内来按需选择。
6、组串接线氢氵菹卺优化对于标准方阵而言,一般的接线方式无外乎就是下面的这两张图,第一种上下串联,第二种上下分开串联。对于一个典型的双排的光伏方阵而言,下面一行的距地高度和上面一行的距地孕驷巴墟高度是远远不同的(尤其是在组件竖向布置时),所以他们所接收到的反射辐射量也是不尽相同的。从直观上我们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下面一行组件的背面空间会暗一些。所以显然下面一行组件的电流也会略低于上面一行组件。而此时,在进行组串接线时,如果选择方式1,受下面一行组件低电流的影响,上面一行组件的电流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整体的输出功率有所降低。而如果采用方式2,此时上下两行单独成串,互不影响,充分的利用的双面组件的性能,提高了发电量。那细心的小伙伴就会发现结合刚才的组件离地高度越高,增益也越大的结论,上下排组件的增益效果是不同的,上排的组件增益相对较高,下排的组件增益相对较低,那为了降低组串的失配,我们还是建议有条件的选择方式2的组串形式,同时将上下两串接入逆变器的不同MPPT下,这就是目前双面组件的最优的接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