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如何通过特殊点来解题?
1、特殊点,不单单是点,还包括线、图形等。找到特殊点能给解题带来柳暗花明的感觉。
引入:在三角形ABC中有一个内角是36°,过顶点A做直线AD,将其分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ABC共有几个?

2、首先确定第一个特殊点。
第一个特殊点就是哪一个内角是36°?
∠A=36°?∠B=36°?∠C=36°?
这样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形,需要进一步的演算。

3、然后确定第二个特殊点。
第二个特殊点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哪两条边是腰?
三角形ABD中:BD=AD?AD=AB?
三角形ACD中:CD=AD?AD=AC?
这样就会出现四种不同的情况。

4、接着根据第一个特殊点进行展开。
题目尚未明确哪个内角是36°。所以呢,要分三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种情况:∠A=36°;
第二种情况:∠B=36°;
第三种情况:∠C=36°。

5、当∠A=36°时,
假设∠B为锐角时,
∠DAB=∠B,∠CDA=∠CAD=2∠B,得∠A=3∠B,所以∠B=12°,∠C=132°。

6、假设∠B为钝角时,
同理可得,∠C=12°,∠B=132°。
不论∠B是锐角还是钝角,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算是一种三角形。

7、当∠B=36°时,
此时需要对第二个特殊点进行展开。
若AC=AD=BD,则∠C=∠CDA=72°,∠A=72°

8、若CD=AD=BD,则∠C=(180°-36°*2)/2=54°,∠A=90°

9、若AD=BD,AC=CD,
则∠A=∠BAD+∠CAD=36°+72°=108°,
∠C=180°-72°-72°=36°

10、若AD=AB时,∠ADB=36°,
∠CDA=180°-36°=144°,
∠C=∠DAC=(180°-144°)/2=18°,
∠A=126°

11、当∠C=36°时,
情况与∠B=36°时是一样的。
故符合题设的有五个不同的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