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肉片的家常教程:肉片滑嫩,汤底麻辣够味
1、步骤 1:处理肉片 —— 锁嫩不柴的基础
猪里脊放在案板上,逆着肉的纹理切薄片(关键!逆纹切能切断肉质纤维,煮后不柴,厚度约 0.3cm,别太厚,否则煮不透);
肉片放入碗中,加 1 勺料酒(去腥)、少许盐(底味)、1 勺生抽(提鲜),用手抓匀,静置 5 分钟(让肉片初步吸收调料);
加 2 勺玉米淀粉,继续抓匀,直到每片肉片都裹上薄淀粉(淀粉形成保护膜,煮时不流失水分);
最后加 1 勺食用油,抓匀后静置 10 分钟(油能隔绝空气,防止肉片煮时粘连,还能让淀粉更服帖)。
2、步骤 2:处理配菜 —— 去生增香
黄豆芽去根部,洗净后放入沸水中,加少许盐,煮 2 分钟(去生,保持脆感),捞出沥干,铺在盆底(打底吸汤汁);
莴笋去皮,切成 3mm 厚的薄片,放入沸水中煮 1 分钟(煮至微软,别煮太久,否则变软塌),捞出沥干,和黄豆芽一起铺在盆底;
可选配菜:金针菇(去根洗净)、豆皮(切条),处理方式同莴笋,根据喜好添加。
3、步骤 3:准备麻辣底料 —— 红油浓郁的关键
干辣椒剪成段(怕辣可去籽),花椒用温水快速冲洗 1 次(沥干水分,防止炒时溅油);
郫县豆瓣酱放入碗中,加 1 勺清水,用勺子压碎(方便炒出红油,避免结块有颗粒);
火锅底料切成小块(若用块状底料,提前切碎更易融化),备用。
4、步骤 4:炒香底料 —— 麻辣味的核心
炒锅中加 2 勺食用油,大火烧至油温五成热(油面无明显冒烟,放入姜片不溅油);
放入姜片、一半蒜末,翻炒 30 秒(炒出香味,别炒糊,蒜末呈浅黄色即可);
加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继续小火翻炒 1 分钟(炒出红油,豆瓣酱的香味完全释放,期间用铲子不停搅拌,避免糊锅);
放入火锅底料小块,小火翻炒至完全融化(约 1 分钟,融化后与豆瓣酱融合,红油更浓郁);
放入干辣椒段、花椒,小火翻炒 30 秒(炒出麻辣香味,注意别炒糊,花椒糊了会发苦)。
5、步骤 5:熬制汤底 —— 够味不咸的关键
转中火,倒入 500ml 清水或骨汤(水量以能没过肉片和配菜为准),大火烧开;
加 1 勺生抽(提鲜)、1 小撮白糖(中和辣味)、少许盐(根据口味加,豆瓣酱和火锅底料已有咸味,宁少勿多);
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沫(浮沫是调料杂质,不撇去会影响汤底口感),保持中火煮 1 分钟,让汤底充分融合香味。
6、步骤 6:煮肉片 —— 滑嫩不散的关键
转小火,将腌制好的肉片逐片放入锅中(别一次性倒,避免肉片粘连),放入后用筷子轻轻拨开(防止粘在一起);
保持小火煮 2-3 分钟,直到肉片完全变色(表面呈浅棕色,无粉色生肉),且浮在水面(说明已熟,别煮太久,超过 4 分钟会变柴);
关键提醒:煮肉片时别用大火,大火会让肉片表面快速凝固,内部还没熟就变柴,小火慢煮让肉片均匀受热。
7、步骤 7:倒出装盘 —— 打底吸味
将煮好的肉片和汤底一起倒入铺有黄豆芽、莴笋的盆中(汤底要没过配菜,让配菜充分吸收麻辣味);
肉片放在表面,汤底没过肉片 1/2,表面撒上剩余的蒜末(1 勺)、葱花少许(增香,也方便后续泼油激发香味)。
8、步骤 8:泼热油 —— 麻辣味升级的关键
另起锅,加 3 勺食用油(比平时炒菜多 1 勺,油多香味更浓),大火烧至油温八成热(油面冒烟,放入筷子周围有密集小泡);
关火,立即将热油均匀淋在表面的蒜末和葱花上(听到 “滋啦” 声即可,热油能瞬间激发蒜香和麻辣味,是汤底够味的最后一步);
泼油时注意安全,别溅到手上,可分次淋油,确保蒜末充分激香。
9、步骤 9:点缀增香(可选)
若喜欢更麻,可在泼油后撒 1 小撮熟花椒粉(提前用小火将花椒炒香,碾碎);
若喜欢更辣,加 1 勺小米辣圈(放在表面,不煮,保留鲜辣口感);
可放几片香菜叶,增加清新感,中和油腻。
10、步骤 10:趁热食用 —— 口感最佳
水煮肉片做好后,趁热食用(热吃时肉片滑嫩,汤底麻辣够味,配菜吸满汤汁,凉了肉片会变硬,汤底会变稠);
建议搭配米饭,用汤底拌米饭,香辣过瘾,非常下饭;
配菜可根据喜好添加,煮在汤底中都很入味,推荐金针菇、豆皮、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