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了迟迟不完怎么办
案例一
陈女士,34岁,已婚,家住渝中区,每次来月经要半个月才完,这种情况已经半年了,月经来的时候腰酸双看促呕拽腿软无力,手脚冰凉,肚子总是胀胀的,一点不想吃东西,脸色惨白。这种情况是属于月经不调吗?
案例二
吕某,19岁,女,重大大一学生,月经紊乱已经3年了,量和颜色都不正常,近半年来病情开始加重,来月经后月经迟迟不完,每次要15——20天才干净,这种情况如何治疗好?
中医解惑
案例中两位女士的情况都属于月经病中经期延长的情况,经期延长在月经不调的女性中比较常见。
哪些情况属于经期延长
经期延长也叫月经不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期延长,行经时间延长七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为基本特征。常见于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等疾病及宫内放置节育环之后,属于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范畴。
引起经期延长的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外因常见风寒湿热邪毒外侵,侵淫胞脉,以致血海不宁,冲任不固;内因常见素体虚弱,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或地理环境改变,调摄适宜等,以致中气虚陷,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或情志不遂,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郁化火,损伤血络,冲脉不固;或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伤,或多产房劳损伤,肝肾不足,阴精耗伤,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滞血瘀,瘀阻胞宫,血不循经。
经期延长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根据临床中各种月经延长的表现,将月经延长分为气虚失摄证、阴虚血热证、气滞血瘀证、湿热阻滞证四种类型进行辩证诊治。
气虚失摄证:表现为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怠倦乏力,舌淡,脉虚弱无力。
阴虚血热证:表现为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少,经色鲜红,质稠,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气滞血瘀证: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
湿热阻滞证: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多、色红有块、质稠,小腹坠胀,平时带下量多色黄,或伴有阴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月经延长如何治疗
中医看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月经延长的辩证以月经量、色、质为主,结合全身证候、舌脉综合分析。案例一中的陈女士就诊时,望其面色无华,唇甲紫黯,舌质黯淡,变有紫气,舌苔薄白,闻其声音低沉无力,问其经色淡红,夹有血块,伴有腰酸膝软膝冷,手足不温,少腹坠胀,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切其脉沉细无力。综观脉证,证属脾肾阳虚,胞宫寒凝,气虚夹瘀,冲任不固。
陈女士因为脾肾两虚,导致阳气不足,无以温煦,故腰酸膝软膝冷,手足不温;阳气不足,无以温摄,则冲任不固,故经期延长,量多色淡有块;阳气不足,无以温运,脾运失健,生化不足,则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胞宫寒凝,气滞血瘀则少腹坠胀,唇甲紫黯,舌质黯淡,边有紫气;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脾肾两虚之象。故治疗应以温肾健脾,益气摄血,固冲调经,兼以活血化瘀之法治之。
只要中医师辩证准确,一般服药5剂后,下次月经来时经量、经色、腹痛就有明显的改善,为了避免病情反复,一般需连续调理3个月经周期。
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可能是有炎症或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可能是全身性的疾病引起的,应引起重视。很多人因为不及时治疗,可因长期失血而出现贫血,甚至病发一些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