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的原因是什么

2025-06-10 08:01:29

两个骒貉缭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制度下的分封制度瓦解,诸侯各国开始争霸甚至开始吞并其他国家。地方诸侯国家的权力大于中央的权力,诸侯国家有等同于中央或者更加优越的体制制度。地方有其自主权,从而使得只有贵族才能学习的权力,逐步由贵族转向平民。

2、春秋战国时期可谓礼崩乐坏,各国争霸不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有各自的主张看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开始不断地传播思想,真正开启了平民学习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思想比较活跃,为了传播思想,从而创造了平民学习的机会。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