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起源
羽绒服已经逐渐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由来。
一、羽绒服的起源
1、中国周代已用鸟兽的毛羽制成羽衣也称毳衣。汉代有用牦牛毛做衣服絮料,唐代有取鹅的毛绒做衣被絮料。中国羽绒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流行,当时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较单调,含绒率低,填充量大,外观臃肿,被称为面包服。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羽绒服成为服装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冬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二、羽绒服的发展
1、羽绒服发展主要表现在羽绒服时装化、休闲化、运动化和个性化。
2、浒贼硫京羽绒服时装化 将成为羽绒服的主流。生活条件越好人们对美的追求就越高。近年来天气越来越暖,各种活动场所的环境也越来越舒适,谅嘱故棚御寒已不再是人们穿羽绒服的惟一目的。从生产技术上,羽绒服已经可以做到既轻薄又保暖。所以在人们越来越讲究美体、线条的今天羽绒服独特的质感又是其它服装所无法相比的。 2、羽绒服休闲化 给羽绒服再产品开发上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着装上人们将更加讲究丰富多彩和随意性。休闲服装洒脱、舒适、随意、放松,体现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观与惬意。3、羽绒服运动化 运动化的羽绒服已经成为新宠。随着体育运动的升温,必将带来运动服装消费的高潮。在羽绒服诸多功能中,运动功能将更加突出,运动化又引发了户外羽绒服的热潮。特别是适合跑步、滑雪、滑冰、冰球等所有冬季运动项目的羽绒服将备受青睐。 4、羽绒服个性化 个性特色鲜明的羽绒服将标新立异。注重表现个性,是新时代消费者在着装方面的一大特点,羽绒服也不例外。如情侣装、母子装羽绒服将会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国内羽绒服的发展
1、在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一代羽绒服装以轻、软、暖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当时用的是欧戛铆瘀涂层尼丝纺面料其板锸责氧铼型、款式造型为滑雪衫式的面包服、登山服结构比较简单穿起来显得臃肿人们用通过精选、药物消毒、高温烘干而成的鹅、鸭的绒毛取代棉花。以各种优质薄细布做内胆衬料,在设计好的服装裁片上采用直缝格或斜缝格制做出衣坯把羽绒填充进去固定好,再选用各种颜色的尼龙布作为内里和面料,精心缝合制成各种款式的羽绒服装.整体布料的用法有两层、三层的也有四层、甚至是六层的。经过科学实验证明200克的羽绒相当于400克的丝棉或600克的棉花一件羽绒茄克衫一般要充300.400克的羽绒。由于羽绒服装具有质轻柔软、弹性大、吸水性强、保暖性好的特点因而它成为男女老幼冬季御寒的珍品也是冬季滑冰登山运动员的首选服装。 第二代羽绒服装用的是涂层尼防绒布里、面三层料其板型、款式造型为合体的短大衣或派克大衣整体造型比第一代新颖,美观。 第三代羽绒服装用的是TC布面料、其板型、款式为各种新款的茄克、短大衣式活面,活里的,穿着美观。换洗方便。 九十年代以后羽绒服装朝着时装化发展。 第四代羽绒服装用的面料多样化除了防绒尼龙绸,涤棉混纺TC布外。还有树皮绉、印花细凡布、灯芯绒、莹光绸、华达呢、丝绒、锦缎、仿羊皮等。其扳型、款式上女装以收腰合体的长、短大衣为主强调曲线美。男装以宽松的茄克、中娄为主体款式。另外在工艺上将绣、镶、嵌、滚、等技术也用在羽绒服装中。 2000年以后,羽绒服装第五代产品开发上市,特别是以短茄克为主的时尚女装。通过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高科技面料的组合达到一种全新的效果。
四、国内羽绒服的发展趋势
1、国内羽绒服市场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80年代初期国内羽绒服的年销售量只有几十万件而目前已经达到了6000万件。特别是近年来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据统计目前在全国重点大城市羽绒服销售总量中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其中波司登羽绒服销售量占全国羽绒服销售总量的15.58%有一定销售规模的前10个品牌占全国羽绒服销售总量的40.13%。这说明羽绒服市场正在向优秀品牌集中。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随着有实力的品牌成功的市场运作一批仅靠廉价争夺市场份额的小品牌将陆续推出市场知名品牌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羽绒服十大品牌波司登羽绒服、冰洁羽绒服、康博羽绒服、雅鹿羽绒服、雪中飞羽绒服、艾莱依羽绒服、鸭鸭羽绒服、鸭宝宝羽绒服、迪欧达羽绒服、寒思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