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最常见的两类行程问题

2025-05-09 03:39:41

2014年江苏公务趋濞曛逖员考试在2月份启动,距今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随着全社会“公考热”的不断升温和命题的日趋规范,备考也对考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一直都是公考中的一个必考科目,而作为行测当中的老大难——数量关系,一直都是众考生们比高下的演武场。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行程问题是数学运算中的必考题目之一,对于行程问题,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就一直在学习,但是这一部分题目做起来感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如果能分清行程问题的几种类别,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其实这类题目还是可以拿到分数的,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行程问题中最常考到的两类题型。

一、行程问题类型与注意点  行程问题是一类研究三量关系的经典题型,虽然变化很多,但核心就是s=vt。无论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两个物体的运动”;不管是“相向运动”、“同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其反映的数量关系都是相同的: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理清运动过程、辨明三量。 

二、掌握行程中的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是解决行程问题的重要方法。从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不难得到以下比例关系: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例题】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A.45B.48C.56D.60  

【解析】B。路程相等时,时间比等于速度的反比。因此,小王从A地到B地,步行时间是跑步时间的2倍,跑步时间是骑车时间的2倍。设从A地到B地骑车时间为t,则跑步时间为2t,步行时间为4t,由题意可得,t+4t=2,t=0.4小时,则跑步时间2t=0.8小时=48分钟。三、掌握经典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近年常考问题。船在逆水和顺水中的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有水流速度影响。船在顺水中的速度显而易见为船速+水速;同理,逆水中的速度为船速-水速。可以看出流水行船问题是对S=vt这个基本公式中的速度项做了修正。我们也可以逆推如下结论: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题1】一只装有动力桨的船,其单靠人工划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现该船靠人工划动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时只开足动力桨行驶,用时比来时少。问船在静水中开足动力桨行驶的速度是人工划船速度的多少倍?A.2B.3C.4D.5  

【解析】B。解析:此题是一道流水问题,对于流水问题,首先需要找到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中的至少两个量才可以。  

此题第一句说“单靠人工划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如果假设水速为1,那么人工划船的顺水速度为3,故人工划船速度=人工划船顺水速度-水速=3-1=2。  

由于“原路返回时只开足动力桨行驶,用时比来时少”,即动力桨逆水所用时间为人工划船顺水所用时间的3/5,根据“路程一定时,时间比等于速度的反比”可知,动力桨的逆水速度是人工划船顺水速度的5/3,即为3×5/3=5,故动力桨行驶速度=动力桨逆水速度+水速=5+1=6,为人工划船速度的6÷2=3倍。因此选择B。  

【例题2】某旅游部门规划一条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旅游线路,经测试,旅游船从甲到乙顺水匀速行驶需3小时;从乙返回甲逆水匀速行驶需4小时。假设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公里,旅游船在静水中匀速行驶y公里需要x小时,则x满足的方程为()。

  

【解析】A。对流水问题速度公式变形,水速=顺水速度-船速=船速-逆水速度;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代入等式可得=,选A。

中公专家认为,比例问题和流水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最常考的两类题型,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掌握好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多加练习,考试的时候遇到行程问题迎刃而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