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陷阱
1、利用网络获取个人信息旅邯佤践进行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发达,很多毕业生选择网上投递求职简历,在简历中往往涉及到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部分诈骗集团利用流氓软件获取这些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联系学生父母,以该生老师或者其他身份告知学生家长,学生出车祸紧用钱、让该生父母把钱打到指定银行卡。分析原因:学生长期不和家长联系,在择业过程中不断变换联系号码,导致家长联系不上本人,误信诈骗信息。其次家长救子心切,在没落实事情真伪的情况下就把钱轻易给陌生人的账号。解决方式:1、提醒学生定期和家长联系,如信息变动告知家长;家长定期联系老师关心孩子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共同管理好学生。2、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应即刻联系学校老师或者班主任,及时了解小孩去向,落实信息真伪。3、如已经发现上当受骗,应立即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
2、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被周围熟悉的同学拉近传销组织毕业季来临,求职大军日渐壮大,很多毕业生看着周围的同学,舍友陆续找到工作,自己确还是待业状态这是不免内心着急,疾病柳暌杷笪乱投医,这是同班同学电话告知其有一份工作,工资相比起目前就业的同学翻倍,上班时间正常,工作量不大,基本待遇比在市面上或者双选会上的待遇好很多,如果没有核实清楚企业信息,就盲目进入,进去后发现安排上课,内容全部推销宣传等内容,这是发现上当为时已晚了。分析原因: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择业目标,加上就业压力大,导致盲目求职,盲目投递简历,或者求职目标较高,很难有企业符合,最后导致求职盲目求职或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心态。解决方式:1、提醒学生在接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学校负责的老师,帮助核实企业真实信息,防止受骗。2、切记贪心,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保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找工作。3、如已经发现上当受骗,应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3、利用毕业生单纯善良的性格,投其所好,家教陷阱,女生要注意。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夕,喜欢找一些回报稳定的兼职,便兼职赚取适量生活费边找工作,既可以有收入又有工作经验,何乐不为,骗子就是利用学生这样的心态开始行骗。比如女生喜欢寻找一些家教工作,这类工作零投入,高回报,做的好的话可以有稳定收入,适合女生的性格。一旦没有提高警惕,就容易上当受骗。分析原因:兼职之余可以获取回报,既有稳定又有工作经验还不耽误找工作的单纯心态。学生在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降低了对骗子的防御和警惕。解决方式:1、提醒学生在兼职家教的时候,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2、切记结伴同行,不要独自一人在天黑,无人的路上行走。3、提高警惕,手机保持通畅,出门前告知班级同学自己的去向,如未归要及时联系自己,联系不上的情况下要上报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