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让孩子主动爱上劳动
1、 是中国的孩子天生就偷懒怕累?当然不是。这现状是我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在《北京青年报》对父母的问卷中,当问到“你最关心、看重孩子什么?”71.4%的父母回答是“孩子的学习”,而关心孩子劳动的父母仅占可怜的14.3%。 全中国的父母并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他们却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

3、 在德国,人们早已注意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甚至把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写到了法律里: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岁-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10岁-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岁-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岁-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5、 3.学会随天气变化安排衣着; 4.学会准备简单的食物,协助父母做饭前的辅助劳动,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学会识别食物保质期; 5.学会做一些简单家务劳动,自己洗头、洗脚、洗小件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6.学会独立上下学,独立出行; 7.学会购买简单物品。

7、 ●选择劳动岗位应有的放矢这里有两个原则值得借鉴:一是“推进”,孩子有哪方面长处,可以为他选择相庙堠杼寺关联的劳动活动。如孩子喜欢看母亲做菜,家长可以让孩子试试手。二是“弥补”,孩子有哪方面弱点,则可以选择一些对他弱点进行锻炼的劳动活动。如孩子胆小羞涩,就可以安排让孩子上街购物等。 开讲专家:孙云晓,著名作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少年儿童问题研究专家。90年代初凭《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揭示中国教育的隐患而掀起了一场罕见的社会大讨论,促进了国家“素质教育”概念的全面倡导与实施,某种意义上说,称得上是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5
阅读量:37
阅读量:71
阅读量:40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