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卫视养生汇:芦春讲太极养生功效

2025-05-06 15:27:04

1、疏通经络

  陈氏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练法,可以疏通人体经络,吾褴恶将达到健身的作用。 “缠丝劲”的练法,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是布满人体的气血通道,它源于脏腑,疏注于四肢百骸、脏腑经络。气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则健身益寿。陈氏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个拳势动作,不论大小、快慢、开合,都要走螺旋式的运动形式,使人体从腰和丹田到四梢,不论脏腑、肌肉、关节;从躯体中枢,以至无微不至的毛细血管,都有要在非顺既逆的反复旋转中运动,缠来缠去,拧来拧去,左绕右绕“非圆即弧”,“处处走螺旋”这种螺旋式的缠丝运动方式,可以通任督,练带、冲脉,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调整人体气血平衡的健身目的。

2、强腰固肾

  陈氏太极拳讲究练腰,可以起到强腰固肾的健身作用。陈氏太极拳练腰,所有的虚实转换都要通过腰,以腰为轴。拳经云:“命意源头在腰隙”。腰是陈氏太极拳内功的核心部位。中医认为:“腰为肾之腑”,是男人精气,女人精血所在。在练拳过程中,要求旋腰转脊,这样使腰部在松静之中,得到反复按摩,这就是培元固本,强腰固肾。从现代医学来看,腰部是人体的中流砥柱,是人体最受累的部位,也是腰骶神经之所在,此处,最容易损伤,引起腰腿疼,陈氏太极拳腰部的练法,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功能,使腰椎得以保护,同时还可以改善腰骶神经的功能,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本期嘉宾介绍

  芦春

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八极拳第十代传人,混元太极第二代传人。北京“太极禅舍”总负责人,北京志强武馆总教练,混元太极协会名誉副主席。

  芦春自幼练习传统武术。先后师于中国散打创史人梅惠志,八极拳第九代传人张旭初先生,陈式太极十八代传人冯志强先生。精习中华传统文化,领悟并体证儒、释、道思想精髓。在中医、养生、传统武学等方面的传承与研究均造诣深厚。

  曾代表中国多次赴美国、俄罗斯、印尼、法国、香港、新加坡等国交流武学精要,弘扬中华传统太极养生文化。在国内外多年积极推广太极养生运动,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学府讲授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太极养生动作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拢捏,屈腕。

二、手法

1.掤:臂成弧形前臂由下向前掤架,横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着力点在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协相对,两掌随腰的转动,由前向后划弧捋至体侧或体后侧。

3.挤:后手贴近前手的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向前挤出,挤出后两臂撑圆,高不过肩,低不过胸,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前手的前臂。

4.按:两手同时由后向前推按,推出后,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胸,指尖朝上,臂稍屈,肘部按时与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5.冲拳:拳从腰间旋转向前打出;打出后拳眼向上成立拳,高不过肩,低不过裆,臂微屈肘部不可僵直着力点在拳面。

 6.贯拳:拳从测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稍屈,拳眼斜向下着力点在拳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