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纸层析为什么用电吹风吹干
氨基酸纸层析用电吹风吹干的原因:加速实验的进行。
实验操作:
1、取层析滤纸(20×2cm)一条,在纸的一端距边缘3cm处用铅笔划一直线,取其中点作为原点。在大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扩展剂,使扩展剂的液面处于悬挂在橡皮塞上的层析滤纸的原点到底端的中间。
2、点样:用毛细管将氨基酸混合液点在原点上,用吹风机吹干,干后再点一次。每次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mm。
3、扩展:将点好样的层析滤纸悬挂于橡皮塞的钩子上,点样端的底边浸入扩展剂约1.5cm。保持大试管的垂直,待溶剂上升15~20cm时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限,用吹风机热风吹干。
4、显色:用三角薄层喷瓶将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均匀地喷在风干的层析滤纸条上,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实验原理
层析法亦称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即固定相和流动相,当流动相流过加有样品的固定相时,各组分所受固定相的阻滞作用和受流动相的推动作用的影响各不相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固定相:是由层析基质组成的,可以是固体物质(如吸附剂、凝胶、离子交换剂等),也可以是液体物质(如固定在纤维素或硅胶上的溶液),这些基质能与待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可逆的吸附、溶解、交换等作用。
流动相:是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向一定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超临界体。柱层析中一般称为洗脱液,薄层层析时称为展层剂。
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例,常用K来表示,它是层析中分离纯化物质的重要依据。
迁移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组分在相同的时间内,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Rf来表示。
分配系数或迁移率的差异程度是决定几种物质采用层析方法能否分离的先决条件,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理想。
层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固定相基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纸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按流动相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液相层析、气相层析和超临界层析;按分离的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用Rf值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氨基酸显色反应——茚三酮反应原理: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除了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
该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₂、NH₃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结合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